美中
人民幣在剛結束的五一長假期間展現強勁走勢,儘管 A 股休市,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約 7.20,達到六個月新高,並成功收復了四月初以來因所謂「對等關稅」而失地的部分。由於貿易擔憂揮之不去,市場情緒依然謹慎,投資者尋求的是中美緊張局勢緩解的具體跡象,而不僅僅是官員的暗示。
本週重點國際財經大事包括:美國聯準會 (Fed)5 月決策會議,多國央行包括英國、瑞典、巴西、挪威也將公布利率決策,此外,美中關稅談判仍是重中之重,情勢倏忽變化,而中國本週的貿易收支數據,可能顯現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帶來哪些影響。本週操盤筆記 (0505-0509)1.Fed 和多國央行的利率決策Fed 將在台灣時間週四凌晨 2 點宣布決議,美國的央行正站在政策的十字路口,必須在關稅可能導致通膨復熾、以及經濟衰退可能降臨之間,權衡得失。
港股
港股周五 (2 日) 表現強勁,恒生指數全日收報 22504.68 點,上漲 385 點,升幅達 1.74%,盤中曾高見 22532 點。市場全日成交額為 1337.28 億港元。科技股表現尤其亮眼,恒生科技指數上漲 3.08%,收報 5244 點。
受到中美貿易談判可能解凍跡象的提振,風險敏感的澳元與紐元周五 (2 日) 兌美元領漲,歐元也小幅走高。這兩個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的國家的貨幣,常被視為是與人民幣流動性緊密相關的代理貨幣。澳元周五亞洲交易時段上漲 0.5% 至 0.6412 美元,而紐元也增加了 0.4% 至 0.5932 美元。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30 日) 抨擊中國是貿易「頭號剝削者」(chief-ripper-offer) 的主要候選人,並捍衛自己對中國加稅到 145% 的政策,同時試圖淡化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傷害。CNBC 報導,川普在白宮一場內閣會議中說:「我們被世界上每個國家敲竹槓,但我敢說中國是....『頭號剝削者』的主要候選人。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29 日) 受訪時表示,中國理當承受他所施加的高額出口關稅,並認為北京當局將能找到方法,降低這些關稅對美國消費者的衝擊。川普接受 ABC News 訪問時說:「不清楚中國會不會自行吸收關稅 (eat it),中國很可能會吸收這些關稅。
港股
香港股市周二 (29 日) 開高後震盪,盤中升幅回吐,截至收盤,恒指漲 0.16%,報 22008.11 點,恒生科技指數表現較強,收漲 0.62%,報 5019 點。國企指數則小幅下跌 0.15%。全天成交金額為 1776.6 億港元。盤面上,科技股表現不一。
國際政經
據大陸《財經》雜誌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的幾個月裡,在美華人科學家和學生受到更嚴厲的審查。儘管美國司法部已於 2022 年叫停「中國行動計畫」,但在美華人科學家仍處在這一行政措施帶來的冤案陰影下,而新一波的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約談、簽證審查和聯邦撥款凍結已經再次針對他們。
國際政經
數據顯示,在中美貿易僵局加劇之際,中國採購美國黃豆和豬肉的數量大幅銳減。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 4 月 17 日的一周,中國取消了 12000 公噸的美國豬肉訂單,使得當周總銷量驟降至僅 5800 噸,這一數字是 2025 年迄今為止報告的每周交貨量的最低值,與前一周相比更是暴跌了 72%。
國際政經
在經歷了數周對貿易夥伴,特別是中國的強硬姿態和局勢升級後,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決策出現了軟化跡象。據《紐約時報》報導認為,這種「遭遇現實」的過程,生動地展現了採取極端強硬路線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成本。川普在關稅問題上的「膽小鬼眨眼」,以及他隨後撤回威脅解僱聯準會主席的舉動,都顯示出其決策受到了多重複雜因素的影響。
外匯
由於美中貿易關稅談判的不確定性,大多數亞洲貨幣周五 (25 日) 走弱,其中日元因東京通膨數據強於預期而領跌。衡量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強弱的美元指數,在經歷前一交易日下跌後,周五上漲 0.5%。本周以來,由於川普總統關於聯準會以及對中國關稅的相關言論,美元匯率面臨了顯著的波動。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周四 (24 日) 報導,中國可能推出刺激措施,以緩解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經濟衝擊,但研究機構 Macro Research Board(MRB) 警告,這恐怕不足以抵銷衝擊,並預測中國經濟成長在今年可能已見頂,疲弱的就業市場將迫使消費者縮減支出。
美股雷達
美國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本周二在摩根大通 (JP Morgan Chase) 舉辦的一場閉門投資人會議中釋出重大訊息:美中關稅僵局難以為繼,雙方近期內必須尋求降溫的方法,這番談話激勵美股當天以大漲回應。這也招致各界的道德審視目光,儘管專家指出,貝森特基本上沒有違反任何法規。
國際政經
中國官方周四 (24 日) 否認與美國有進行任何貿易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與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均在近期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中美雙方目前並未就關稅等經貿問題進行任何磋商或談判。中方:中美正在談判為假消息中方將美方傳出的談判消息斥為「假消息」,並強調這些說法「捕風捉影,沒有事實依據」。
黃金
金價在周四 (24 日) 上漲,從近期的跌勢中反彈,因市場對中美貿易戰降級的疑慮持續存在,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新衝突也提振了避險需求。在美國總統川普提出最終降低對中國的高額貿易關稅的可能性後,本周金價從歷史高點回落。但由於川普言論不夠明確,加上其他官員的聲明也不夠樂觀,導致金價的下跌並不持久。
A股港股
據日媒報導,中國主要的網路科技公司,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和騰訊 (00700-HK),在美國宣布新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生效之前,大量囤積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輝達 (NVDA-US)H20 人工智慧晶片。
美股雷達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 (Karoline Leavitt) 周二 (22 日) 表示,美國已收到 18 國的關稅協議提案,川普政府官員本周預定與 34 個國家開會商討,此外,目前與中國就潛在關稅協議的進展順利,總統川普正就與中國的潛在關稅協議「做好準備」。
國際政經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將對中國建造與營運的商業船舶徵收高額港口停泊費用,其中,中國製造的超級油輪將首當其衝面臨更昂貴的收費。美方宣稱,此舉旨在回應美國業界長期以來對中國在航運與造船產業中不公平行為的投訴,美國政府此前表示,已根據《1974 年貿易法》第 301 條款進行了約一年的調查。
國際政經
著名經濟學家哈德森 (Michael Hudson) 於近日受訪時指出,川普的關稅讓富裕菁英受益,卻損害了大多數民眾的利益。他強調,這些關稅對美國造成的傷害遠大於對中國的影響。哈德森認為,川普的關稅並非旨在重振美國經濟,而是服務於富裕精英階層的階級鬥爭工具,同時加速了全球向多極化世界的轉變。
美股雷達
中金公司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宣布加徵關稅後,市場罕見地出現了股、債、匯同步下跌的「三殺」局面。除了交易因素外,從基本面來看,這反映了市場正在對「美國的停滯性通膨」以及「沒那麼差的歐元區」進行定價。與此同時,儘管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累計超過 100%,遠高於 2018-2019 年貿易摩擦期間的 18%,人民幣匯率卻展現出驚人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