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時事】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拜登卸任前加碼再祭晶片與汽車禁令
美國拜登政府1月14日敲定規則,作為美國遏制中國汽車軟體和硬體的一部分,這些規定將禁止幾乎所有中國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
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技術「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不必要、而且也不能接受的風險」。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這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不希望在200萬輛中國汽車上路之後,才意識到我們面臨某種威脅,」她特別提及國家安全方面的關切。
另外,拜登政府於1月13 日頒布人工智慧(AI)相關出口管制措施,進一步加嚴對 AI 晶片、模型參數等出口管制,還拓展了長臂管轄,對第三方與中國展開正常貿易設置障礙。此項新規基本上將全球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為不受限國家,包含美國和 18 個盟友,如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南韓、台灣等,可以自由進出口晶片。
第二類為受限國家,包括現階段已被美國制裁的俄羅斯和中國。
第三類包含全球大部分國家,其進出口晶片的數量受限,必須與美國簽訂協定,才能調整。
美國頒布新規的目的,是阻止中國取得研發 AI 的晶片,並讓全球企業更傾向將資料中心蓋在美國和盟國。
更早之前,美國宣布將 140 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台灣與南韓在內的部分業者將半導體設備、先進晶片、高頻寬記憶體等產品銷往中國,華府這一最新限制舉動也引發市場對北京當局可能反擊的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近年累積一系列工具可用來報復,主要有四大工具,分別是安全審查、不可靠實體清單、關鍵礦物出口管制以及雙重使用限制。
去年 5 月,在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科技未能通過安全審查後,中國宣布將禁止政府從該公司採購部分產品,外界將此舉視為北京在中美晶片戰中的首批報復行動之一。
此外,在中國網路安全協會 (CSAC) 指控英特爾損害中國國安和利益並威脅制裁後,外界日益擔心英特爾恐成為未來中國報復目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