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新股

A股IPO料最快下周啟動 3周已收近250申請 官媒轟過度開發

鉅亨網新聞中心


A股IPO重啟步伐日益臨近,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繼上周三中證監發審會正式啟動之後,近日監管層要求已過會企業申報發行方案。業內人士據此分析,A股IPO發行程序有望最快於下周展開。不過,昨(6)日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發文質疑A股擴容,擔憂融資功能或遭遇「過度開發」,警示A股若仍維持「為融資者服務」的狀態,不排除將有更多投資者選擇離場。

香港《文匯報》報導,截至昨日,已有12批共273家企業披露招股說明書,當中有142家擬在深交所上市,131家擬在上交所上市。在IPO預披露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IPO發審會在暫停近18個月後也已經啟動。


道指,包括4月30日剛過會的3家主板企業在內的已過會企業,已被要求報送其上市發行方案。但在已過會的29家企業中,部分存在財務問題或其承銷商資質被暫停,因此預計短期內可以順利發行的公司數量將會少於過會公司數。由於根據以往的經驗,在遞交發行方案後一般一至兩周可拿到發行批文,故投行人士預計,IPO最快下周即可啟動。

報導又披露,從目前中證監的審核能力和條件看,每次發審會審4-5家可能將是上限。本次過會的公司有3家,分別是會稽山、依頓電子、康尼機電,總募集資金約26億元(人民幣,下同),分別為3.76億元、13.08億元和9.61億元。中證監將於今(7)日審核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中節能風力發電股份,和長白山旅遊股份的IPO申請。9日,將有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公司等3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接受審核。

按中證監新的審核流程,擬上市公司申請材料一旦被中證監受理,就需要在中證監網站預先披露,之後才會進入反饋、初審會、發審會等環節。

A股IPO重啟,但大陸投資者對此反應相當負面,從4月14日市場消息傳出A股重啟IPO起,上證指數就一路下滑,由4月18日高點2162跌至昨日收市的2028點,跌幅達5%,市值蒸發逾1兆元。為此新華社昨日更發文質疑A股擴容。

新華社文章指出,儘管與最終的IPO發行節奏之間並不能劃上等號,蜂擁而至的預披露仍對投資者心理形成重壓,創業板指數首當其衝並一度走出「六連陰」,累計跌幅超過8%。上證綜指則展開又一輪的「2,000點保衛戰」,本已疲弱的A股再度遇冷,對於「IPO二次重啟忽略市場承受能力」的質疑則開始不斷升溫。

文中亦提到,新股發行和優先股同時撲面而來,讓部分業界人士擔憂A股融資功能或遭「過度開發」。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為,在當前極度疲軟的市場環境下,IPO重啟將使得新股融資規模大幅提升,優先股又成為部分上市公司實現圈錢的有效渠道。

據稱,過去幾年中A股持倉賬戶縮水已經超過300萬戶。有專家警示說,在這一背景下,A股若仍維持「為融資者服務」的狀態,不排除將有更多投資者選擇離場。

另外,根據外管局日前公佈的數據,4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淨增8.4億美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增151億元。若將QFII和RQFII的新增額度均折算成人民幣,從理論上講將有超200億元注入A股市場。而這已經是國家外管局連續兩個月加速審批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額度,此舉被外界解讀為為A股「輸血」。

南京證券分析師季永峰認為,從去年年底以來,管理層就不斷促使增量資金進入A股市場,但A股市場表現並不樂觀,「新增的QFII並非資金,僅僅是額度而已,QFII最終究竟會否使用額度,或使用多少額度,都不得而知。」統計顯示,第1季QFII淨增持超過4億股的藍籌股股票,前十大重倉股仍以大盤藍籌為主,包括貴州茅台、海螺水泥、寧波銀行、中國平安、大秦鐵路、燕京啤酒、中國人壽、平安銀行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