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資本時代不再需要銀行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03 09:24
現在是硅谷的併購季。Mergermarket的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完成的科技公司併購交易總值就超過1千億美元。下半年完成的交易額可能還會增加。今年的交易包括Facebook以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甲骨文(Oracle)以53億美元收購Micros Systems,通常不涉足此類交易的蘋果(Apple)也大舉進入併購市場,同意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耳機製造商Beats。
所有這些交易缺失了一個因素:銀行家。投資銀行習慣了在企業客戶收購其他公司時,從中賺取豐厚的佣金。但現在許多買方完成大額交易的時候完全沒有求助任何投行。
對我們一些人來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本來以為總的來金融服務公司規模太大、太重要,特別是投行。成為投資銀行家不再被視為年輕、有才華的畢業生賺取高收入、取得重大世俗成功的最好出路。聰明的年輕人到舊金山而不是紐約或者倫敦發展。他們用西海岸的錢開初創公司,與西海岸的人才共同壯大他們的公司,目睹他們西海岸的同儕之間完成數十億美元的交易。在做出決定職業生涯的戰略決策時,向一個東海岸的投資銀行家尋求“專家”意見沒什麼意義,因為沒有理由相信專家對你的行業的理解比你還深。
自我諮詢的大型併購的興起,和位於加州的風險投資業作為科技公司最重要的單一投資來源的崛起,發生在同一時間,這並非巧合。當然,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融資模式依然存在,也存在規模龐大的上市公司:谷歌(Google)和蘋果二者的市值加起來為1萬億美元。但在通常情況下,硅谷已經不再從股票市場上進行融資。蘋果在1980年上市、微軟(Microsoft)在1986年上市的時候,兩家公司分別因為開發Macintosh系統和Windows系統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但谷歌和Facebook在2004年和2012年分別進行IPO的目的並非獲取它們需要的資金。它們當時已經有龐大的現金儲備,並且此后還賺取了更多的錢。上市是讓其股東能夠變現自己的股票,而不是為了未來發展進行投資。近來,如果一個科技公司希望募集資金以進行增長性投資,該公司會召集一些人脈頗廣的風投人士,他們能提供的不止是資金。硅谷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內部融資。銀行家和資本市場不是硅谷唯一的玩法。
事實上,就像《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最近報導的那樣,許多科技公司發現它們根本就不需要銀行。一個能夠用優美的格式進行貼現現金流預測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無法幫助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算出Snapchat是值10億美元還是100億美元,或者WhatsApp是值20億美元還是200億美元。畢竟,扎克伯格比任何人都清楚一筆今天看起來過於樂觀的交易可能明天就會變成本世紀最超值的交易。
現在硅谷的大型交易並不基於企業協同效應,或者交易完成后每股收益的增值。因此,它們的交易基礎並不是銀行家能夠建模的。(被收購的公司很少是有盈利的;有的甚至連收入都沒有。)
這些交易是基於一些難以量化得多的因素。這家公司的品是否會改變數十億人互動的方式?是否由一個有遠見的人來運營,如果不現在將其納入旗下,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致命的競爭者?
在這樣的情況下,收購方支付的價格過高也無關緊要。畢竟,大型科技公司從來沒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多的資金,而且它們發現同其他所有人一樣難以有效利用資金。Facebook收購WhatsApp(一款或多或少算是免費的智能手機通訊應用)的邏輯很簡單:抓住人們花在移動設備上的一部分時間比錢更重要。Facebook想要成為移動時代的主導科技公司。這個領域銀行家幫不上忙。事實上,銀行家可能帶來害處,增加額外的會議和表格環節只會使潛在目標感到沮喪。創始人不想和銀行家溝通:他們想和別的創始人溝通,比如拉裏佩奇(Larry page)或者扎克伯格。
如果你有意購買一家上市公司,而運營它的是顯赫人物組成的董事會和雇來的首席執行官,那麼一位身配金袖扣的昂貴西裝的銀行家可能很有用。但是這種交易現在很少見了。在致力於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硅谷,銀行家的存在意義不復存在:他們已經從“必要的惡”變成了不必要的。而且沒人為此掉眼淚。
作者是Fusion電視的高級編輯
(來源:FT中文網 譯:許雯佳)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