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等地醞釀松綁限購 華遠地產等4地產股漲停(附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房地產板塊
金融界網站4月2日訊:周三早盤,房地產板塊表現活躍,呈現普遍上漲態勢,截止發稿時,華遠地產(行情,問診)、嘉凱城(行情,問診)、京投銀泰(行情,問診)、陽光股份(行情,問診)四股漲停。
、繼溫州傳出上報松綁限購的方案后,杭州、長沙等多個城市也開始醞釀和討論松綁限購的可能性
房地產市場實施4年之久的限購政策,在2014年出現松動跡象。
繼溫州傳出上報松綁限購的方案后,記者獲悉,長沙、杭州等多個城市也在醞釀和討論松綁限購的可能性。
一位資深房地產界人士向記者透露,大約一周前,長沙、杭州等地相繼召開房企溝通會。由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地方實力房企參加。
溝通會上,有關部門向房企透露,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政策正在醞釀。其中包括限購的松綁,以及二套房貸款門檻的降低等。
“地方政府是在給開發商打氣,別亂,別急。另外,根據我們的調研,地方經濟實在不怎么樣。穩定住房地產市場,是一些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做的。”上述房地產界人士稱。
多地松綁限購意愿強
記者向杭州市有關企業求證,一家被指參與了溝通會的杭州上市房企董事長在電話中含蓄地表示,“一切以(官方)出來的為準。”對於記者提出二、三線城市的松綁趨勢,該人士稱“毫無疑問”。
上海克而瑞機構杭州負責人劉晨光則告訴記者,據多家杭州房地產公司人士透露,除杭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外,浙江省有關方面近期也召集了房企進行調研和溝通。
從各種資訊來看,地方松綁限購、響應“雙向調控”的意圖十分迫切。
“我們覺得限購一定會松,就看哪個城市首先行動了。另外,即便松綁,也會有很多限制性條款,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的大原則不會變。”劉晨光稱。
本輪限購松綁傳聞始於溫州。近日有訊息稱,溫州市限購松綁方案已經上報浙江省。實際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金彪曾表示,溫州的資金有很多沉淀在房地產市場,房價一旦出現斷崖式下跌,最後實體企業就會融不到錢。建議國家實行差異化的樓市調控政策。
限購政策始於2010年4月。當時,國務院出臺《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要求房價上漲過快城市限制家庭購房套數,被業界稱為“限購令”。目前,“限購令”已在40多個城市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實。
限購政策出臺以來,也曾有部分二、三線城市因樓市供給過大,成交低迷而嘗試松綁限購,但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大基調下,多數城市的松綁都被叫停或不了了之。
不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房地產市場“雙向調控”基調,被業界解讀為限購政策或存在松動的空間。根據記者在多個二、三線城市的調研,在地方經濟增長乏力、房地產市場成交低迷等多重壓力下,目前地方松綁限購的意愿較為強烈。
松綁能否拉動地方樓市
目前市場較為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限購松綁到底能對二、三線樓市起到多大促進作用?
“我們預測,杭州若松綁限購,可能會在兩個月時間里,有效拉動一批需求入市。但兩三個月后,估計就沒啥作用了。”一位杭州房地產界人士稱。
業內人士介紹,2009年左右,杭州樓市投資比例在40%左右。此后一系列去投資化的調控政策出臺,杭州目前樓市純投資客已經很少。而在2010年至2012年期間被壓抑的改善性需求,在2012年底部分樓盤降價促銷后曾出現集中入市。2012至2013年杭州樓市熱銷,就是上一輪被壓抑的剛性和改善性需求入市的結果。目前,杭州樓市整體需求已顯疲態。在此情況下,業內人士稱,限購松綁對購房者心理的影響可能會多一些,但受實際需求不足的影響,其拉動作用有限。
一些來自三線城市的開發商也持類似觀點。一家哈爾濱大型房企的負責人說,一旦哈爾濱限購松綁,房企會在剛開始的幾個月積極“搶收”,但后續需求不足的問題仍難以回避。“很多新城供給確實太大了。就是放開買,又有多少人需要呢?”該負責人稱。
和限購松綁相比,業內人士似乎更看重二套房信貸政策調整可能給市場帶來的拉動作用。“因為二套房是改善性需求,一些城市現在二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高達七成,這嚴重影響了入市能力。如果這個門檻降低,或將更長久地拉動樓市成交量。”劉晨光說。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目前全國多個地方樓市已進入調整階段。今年3月,全國百城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0.38%,是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22個月環比上漲,但漲幅繼續縮小。從漲跌城市個數看,63個城市環比上漲,37個城市環比下跌。
專家認為,房價漲幅收窄和下跌城市數量的增加,是樓市進入調整階段的重要指標。而在樓市“雙向調控”的大思路下,限購政策可能存在一定的松動空間,但總體來看,樓市去投資化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個股點將臺
華夏幸福(600340)
公司是一家主營業務通過與政府簽訂園區整體的排他性協議,為政府提供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招商、運營管理的園區開發一體化服務房地產企業。基於河北省將承接北京天津轉出的產業和人口,公司大部分園區正位於環北京經濟圈內,為此受益最大。
據了解,華夏幸福當前擁有21個委派經營的園區,覆蓋領域由環渤海區域逐漸拓展至長三角和中部地區。公司園區開發的模式為“政府主導,企業運作”,雙方互惠互利,利益一致,河北省政府在多種場合和檔案中表達了對公司開發模式的認可。
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袁豪指出,京津冀發展,尤其是首都經濟圈的發展,將更加強調產業和資源在區域上的互相協調,由此導致的京內產業和人口向京外轉移將使得北京周邊城市承接人口和產業的外溢,而華夏幸福作為主打環北京“產城融合”模式的公司而言,公司將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一受益標的。
招商地產(000024)
招商地產是招商局集團旗下唯一的房地產上市平臺,而房地產業是招商局集團制定的三大核心產業之一。公司去年9月公告,擬非公開發行1.8億股,收購大股東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持有的三幅地塊使用權,發行價每股26.92元,土地總價值達48.65億元;同時,向不超過十名特定投資者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22億元,發行底價為每股24.23元,該方案在去年11月獲得中國證監會受理。
在去年11月,招商地產全資子公司瑞嘉投資和東力實業的資產重組交易最終完成,並將其正式更名為招商局置地,成功完成在香港借殼上市后,繼續推動公司在A股市場實現資產注入和再融資,被認為是招商地產重要工作。此外,由於公司大股東招商局集團在深圳前海仍有大量優質土地資源,公司外延式擴張還有很大空間。
中投證券分析師李少明表示,招商地產仍是一線中最具成長潛力的公司,股價已較充分反映行業各種負面預期,接下來公司的較多正面預期將成為估值修復的催化因素,包括銷售重回高增長軌道,境內、境外資本市場融資“雙輪驅動”下資金優勢進一步增強,集團資源支援力度加大等,提高分紅及送轉力度也傳遞了管理層重視市值管理的信號。
萬科A(000002)
公司位列國內房地產企業綜合實力第一。2013年以1709.4億元再次更新國內及全球企業房地產業務年銷售額歷史紀錄。分析普遍認為,萬科有充足的已售未結資源,適度補充優質項目,未來業績基礎良好。B股轉換上市地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方案獲核准,同時進軍海外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好。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繼獲總裁郁亮增持之后,公司再獲大股東的增持。萬科A晚間公告稱,第一大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公司A股股份264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4%。公告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看好公司前景,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華泰證券(行情,問診)分析師曹光亮稱,當前地產市場基本面穩定而股票估值仍處於低位,萬科2013年萬科的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4.1元,分紅占凈利潤比例由2012年的16%大幅提高至30%,按目前股價計算,股息率達到5.46%。有助於其吸引中長期投資者。而對於香港股市而言,其機構投資者更加看重分紅比例,早在年報發布之前萬科公布了其B 轉H 股方案,結合此次30% 的分紅比例,萬科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將受到熱捧,同時也有助於提升其估值空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