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IMF:美收水 歐通縮 成全球復甦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世界經濟論壇(WEF)達沃斯年會前日閉幕,與會人士普遍對全球經濟前景審慎樂觀,新興市場波動較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指,全球經濟今年將持續復甦,但美國聯儲局(Fed)減少買債和歐元區通縮將是全球面臨的新風險。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拉加德表示,各國經濟復甦步伐不一,發達國家復甦速度較快,新興經濟體增長動力下降,隨著復甦步伐加快,恐加劇各經濟體發展不平衡;各國貨幣和財政政策仍須經歷多輪結構性改革,才稱得上是「合理」政策。


拉加德警告各方應注意全球復甦面臨的風險,又指聯儲局「收水」速度對全球經濟影響甚大,可能令新興國家匯率進一步受壓;至於歐元區通脹率遠低過目標水平,通縮出現機率為15%至20%,隨時衝擊經濟。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幅度很可能上升,美國經濟今明兩年增長料達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古利亞表示,希望中國能盡快實施新一輪改革方案,刺激經濟加速增長,有助為全球各國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全球經濟發展4大趨勢   

1. 發達國家帶動全球經濟

自去年春季,美國經濟溫和復甦,歐元區經濟逐漸走出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將發達經濟體今年增長預期上調至2.2%。

2. 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

多個新興經濟體受發達國家調整貨幣政策和自身的結構性經濟問題影響,導致增長陸續放緩。

3. 美歐「再工業化」

英國首相卡梅倫促請歐洲多國推出措施鼓勵外遷企業回國發展,歐盟亦呼籲成員國和歐洲議會推動「歐洲再工業化」,希望將工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由去年的15.1%,提高至2020年的20%。

4. 「頁岩氣革命」重塑能源版圖

專家指,開發和使用頁岩氣改變各國在能源貿易的角色,如美國從能源進口國逐漸變為能源出口國,全球能源貿易路線圖亦隨之改變。

資料來源:新華社/香港文匯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