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烏血腥清場 歐盟擬制裁 權鬥及地緣政治角力令煙硝難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20 09:57


图片说明 
基輔獨立廣場紀念碑周圍的示威帳篷昨日遭焚毀,恍如戰後廢墟。
圖片來源:路透社/香港明報

烏克蘭周二(18日)爆發反政府示威持續3個月來最重大流血衝突,警方試圖驅趕獨立廣場的示威者,遇激烈頑抗,雙方最少25人死亡,逾千人受傷。俄羅斯及烏克蘭政府將暴力升級歸咎反對派,烏克蘭昨(19)日更宣布展開全國反恐行動。白宮形容烏克蘭的暴力「無法無天」,德、法昨譴責烏克蘭「不可理喻和不能容忍的暴力行為」;歐盟外長周四(20日)將開會討論制裁烏克蘭。惟政治權鬥以及俄羅斯與美歐間地緣政治角力,使得烏克蘭煙硝縈繞不散。


據香港《明報》報導,烏克蘭周二(18日)局勢升溫,爆發該國1991年獨立以來最激烈衝突。首都基輔約2萬示威者早上從獨立廣場遊行至國會,在大樓外燒車胎,又向執政地區黨辦事處擲燃燒彈。百計防暴警察以催淚彈及胡椒噴霧驅散,雙方激烈衝突。烏克蘭西部利沃夫等最少3市也有示威者佔據政府建築。

防暴警察周二黃昏進襲獨立廣場清場,出動水炮和裝甲車。示威者則靠燒車胎、木材路障抵抗。他們持鐵和棒棍,投擲汽油彈,有警車起火,廣場旁權充反政府示威指揮總部的工會大樓亦起火焚燒。

《金融時報》據電視新聞畫面稱,有警方狙擊手從樓宇天台向示威者發射震撼彈、橡膠彈。示威者亦趨激進,新聞片段顯示,有示威者持槍,但未確定是否開實彈。警方指有人在示威群眾中朝警員開槍;1名親政府報章記者遭蒙面人槍殺,另有10名警員死亡。

反對派揚言捍衛廣場到底,領袖亞采紐克(Arseniy Yatseniuk)說:「我們見到這個政權開始向人民開槍了。他們想烏克蘭浴血。」有激進組織呼籲支持者攜槍守護廣場,而一車車示威者昨仍從反政府情緒最熾的西部到達基輔支援。昨午約5000人在廣場聚集,部分人準備燃燒彈對抗警方。示威者較早前已佔領獨立廣場附近建築,包括音樂學院及烏克蘭宮。網上消息昨稱,基輔歷史博物館部分放在烏克蘭宮的藏品遇劫。

總統亞努科維奇周三(19日)清早發表聲明,指摘「極端分子呼籲人民拿起武器,踰越了界線」,促反對派領袖跟極端分子撇清關係。

歐盟外長艾嘉蓮譴責衝突,並召開外長會議商討對策,包括制裁「對鎮壓和違反人權者」行動。白宮昨(19)日再呼籲烏克蘭政府緩和局勢。俄羅斯外交部聲明指摘西方政客和歐洲組織自危機一開始,便漠視烏克蘭極端勢力的激進行為。暴力衝突升級前一天,俄國財長表示莫斯科政府增購了20億美元(156億港元)烏克蘭政府債券,被指是給予對方財政支援,為這場俄羅斯與歐美的地緣政治爭鬥中增添籌碼。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基輔獨立廣場徹夜清場變戰場,不少民眾響應反對派領袖號召,帶同自製武器增援,在廣場內仍由示威者控制之處,到處有血流披面的傷者。廣場還變成示威者的「兵工廠」,不時見到有青年製造護肘護膝以抵禦警棍攻擊,其他人把易燃液體注入玻璃樽製造汽油彈,有人則不斷用鋤頭鑿地,收集石塊作武器。

昨日仍有約2.5萬名示威者留守,很多蒙著面,穿上全身保護衣,準備隨時再作戰。他們高呼「榮耀歸烏克蘭」並高唱國歌,誓死拒絕撤離。

雖然官方數字指衝突造成25死241人傷,不過醫生指,很多示威者因擔心被捕,所以不敢到政府醫院求醫。志願女醫生利文佐娃說,傷者多到數不清,很多都是被警方閃光彈所傷,也有人身中橡膠子彈甚至實彈。

基輔暴力衝突升溫,在接壤波蘭的烏克蘭西部親歐勢力重鎮利沃夫州,局勢更瀕臨失控。州議會昨(19)日宣布脫離中央政府獨立,不會再服從總統亞努科維奇,令這個本來已不受基輔掌控的地區,進一步脫離中央控制。

利沃夫是烏國親歐勢力中心,很多在基輔獨立廣場的示威者都是來自當地。示威者上月底已把中央政府任命的州長趕出州政府大樓,變相實行自治,前晚基輔衝突期間,利沃夫示威者亦不斷衝擊安全部門,甚至有報導指安全部隊投降。 (接下頁)

[NT:PAGE=$]

歐洲多國有意制裁烏國,歐盟旗下歐洲投資銀行(EIB)昨率先暫停在當地活動,包括地鐵擴建、升級航空管制設備及對中小型項目融資等都暫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高度關注烏克蘭局勢發展,對衝突造成傷亡表示遺憾,希望烏國有關各方以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為重,通過協商對話消弭分歧,早日恢復社會正常秩序,國際社會應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受局勢緊張影響,烏國6月到期的債券孳息率昨跳升506點子,達到破紀錄的27.99厘;烏股市連續第二日下跌,昨跌4.2%。

烏克蘭爆發自蘇聯解體以來最血腥暴力衝突,有評論認為,當前烏國危機是東西陣營一次「利益不對稱」的衝突,在西方陣營角度,烏國命運從來不是當務之急,相反對俄羅斯總統普京而言,烏國局勢卻是關乎他重建俄國在全球影響力大計的大事,一旦失去烏國,整個計劃也將胎死腹中。

普京一直打算建立一個由莫斯科領導、前蘇聯鄰邦組成的集團,以重建俄國影響力。烏國規模和戰略重要性,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僅次俄國,當地也是孕育俄國民族的搖籃,兩者在文化和經濟有著長達幾百年的深厚紐帶。若沒有烏國,普京盤算的集團便無法成事。

但對美歐來說,烏國卻非關乎生死的議題。在暴力升級前,美歐官員私下都試圖淡化烏國衝突與他們之間的利害關係,他們認為烏國經濟低迷,地區分歧嚴重,政治長期腐敗,即使對俄國來說也無利可圖。但隨著暴力加劇,西方不得不基於道德立場支援烏國。

紐約卡內基基金會美國國際協調項目主任斯皮德認為,美國和歐盟都不應該干涉烏國局勢,因為這可能會帶來不合乎希望的後果。

《文匯報》「環球點評」指出,反政府示威使烏克蘭陷入系統性的政治危機,在首都基輔籠罩在一片混亂、烈焰濃煙之下,總統與國會爭奪國家主導權的權鬥白熱化。

烏國於2004年橙色革命後,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自2006年起,國家政體由「總統-議會制」過渡為「議會-總統制」,擴大國會權力。在這憲法下,國會多數派負責組閣,總統雖可提名外長和國防部長人選,但其他閣員人選須由總理提名,並由國會批准任命。國會亦有權解散政府。然而在2010年10月,憲法法院裁定修正案違憲,意味國家政體重歸總統-議會制。

該憲法雖是雙方拉鋸焦點,但它本身也是爭議不絕。歐洲議會屬下顧問機構「威尼斯委員會」曾批評,該憲法讓檢控機構權力過大,無人制衡。歐盟支持政治改革,惟對全面恢復它有保留,認為應推出「2004加強版」憲法,以符合歐盟標準。

去年烏國幾乎簽署加入歐盟的聯合協定,司法改革就是當中關鍵一環。國會11月已一讀通過改革檢控權力的法案,取消冷戰時期司法機構監視、干預公民活動的權力,但由於總統亞努科維奇最後決定暫不加入歐盟,加上爆發反政府示威,法案二讀久拖不決。

另一個改革草案建議提高司法機構的獨立性,取消法官獲終身任命前先經過5年試用期的規定。由於年輕法官較易受政治勢力影響,他們在試用期間的裁決往往未能持平公正。例如,2011年裁定前「美女總理」季莫申科濫權罪成入獄,就是一名正等待終身任命的年輕法官。

如今烏國朝野對於政治改革各自表述、寸步不讓,反對派的理由是總統濫權,執政黨則批評對方純粹為實現個人政治野心。由此可見,憲法戰場上的爭鬥一日不止息,基輔示威陣地的硝煙也會縈繞不散。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