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銀行吞永亨 傳市帳率低於2倍
鉅亨網新聞中心
傳新加坡華僑銀行藉收購永亨,進軍中國市場。
圖片來:星島日報
永亨銀行(0302-HK)賣盤進入直路。市傳潛在買家新加坡華僑銀行擬以低於2倍市帳率作價洽購永亨,拖累該股昨早曾低見100元(港元,下同),其後更於中午前突然停牌,並在傍晚發出通告,證實與華僑銀行訂立獨家協議,就華僑可能提出全面收購建議,尋求落實有關條款,惟未有披露作價。市場料永亨估值逾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交易或於今季完成。該股今早復牌。
永亨股價昨(6)日早段受壓,早段股價最多曾跌6.1%,低見110元,為2012年5月以來最大的日內跌幅。永亨於昨早11時39分停牌,停牌前報115.6元,跌1.4%。
《星島日報》報導,永亨的通告指出,於去年12月底,主要股東與華僑銀行訂立獨立協議,同意直至今年1月底,將獨家與華僑銀行就其可能提出全面收購永亨的建議,尋求落實有關條款,而任何收購要約須取得監管機構的批准。
就此階段,主要股東與行方尚未與華僑銀行就可能收購要約訂立具約束力協議,亦未落實任何最終條款。此外,雙方並未就此接觸金管局。現時該行未能肯定將會商定的條款及交易最終會否完成。
上周五(3日)市場已傳出華僑銀行已向永亨提出收購作價,惟出價低於預期的2倍市帳率。昨再有外電引述消息人士稱,雙方談判仍在進行,預期交易或於本季完成,又料永亨估值可能超過50億美元。
雖然市傳收購價低於2倍市帳率,但金英證券(香港)中國香港銀行研究副總監陳昔典認為,最終作價仍有可能達2倍市帳率,由於華僑收購永亨最關注的就是對其一級核心資本比率造成壓力,故此華僑可透過集資來進行收購,儘管資金成本昂貴,但相信收購後所產生協同效應能有抵銷作用,而不會攤薄其每股盈利及股本回報,因為金管局對外資行的貸存比率寬容度較高,以永亨本身七成貸存比率,應有空間提高此比率,同時星資行在非利息收入及財資業務的強勢有助提升永亨這方面的業務表現,兼且任職永亨高層的馮氏兄弟離任,意味該行可省回一筆高昂的薪酬開支。
若華僑落實收購永亨,將是繼去年創興銀行(1111-HK)後,香港再次出現銀行併購,但餘下可併購的銀行則所淨無幾。
市場相信,華僑銀行收購永亨旨在以此作為橋頭堡,以打入中國市場。有股評人認為,鑑於永亨股價已在上次創銀賣盤時出現顯著升幅,除非華僑提價,否則永亨今日股價只會徘徊於110至120元之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