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趙靖宇專欄】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趙靖宇 2016-03-30 09:45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還是惰性?

掃地很累,所以發明了吸塵器,還是要手推,於是現在有了全自動機器人吸塵器;走路很累,於是發明了車子,還是要手駕,於是現在有了自動駕駛;寫字很累,所以發明了電腦,還是要手打,於是現在有了聲控輸入,趙姐個人覺得,人性最原始是惰性。


談這個做什麼?趙姐想到了科技基金,科技產業因為人類的惰性進步到人手一支手機低頭族從年輕人變老年人已不稀奇,機器人也在取代人力,科技基金照理應該很火才對。

但好像很久沒有人再提科技基金,怎覺得科技類型基金好像是離我很遠以前的事? 對了,公元兩千年,國內外科技基金一檔接一檔的問市,搶到沒額度,爆掉,停止申購等基金新聞不時發生,那時熱到你不曉得電子產品在那裡,長什麼樣,只要股票一出來叫XX電,XX科技基金,就是搶。

的確,從海內外基金的名稱來看,有科技兩字的基金似乎都消失了,台幣計價的區域型基金只有中國匯豐精選科技、第一金亞洲科技及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基金標榜投資科技產業;全球科技基金幾乎找不到,至於國內科技類型基金目前也只剩28檔,一般型基金還有82檔,可是科技股不是都還在?科技基金都不投資科技產業了嗎?

3月28日的台北股市電子股成交比重是67.57%,第二高是金融股,只有4.56%,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仍舊是科技股,站在台灣看世界,如果用股票市值比重重新畫世界地圖,全球面積最大的不是俄羅斯,而是美國,中國的面積反而小於日本,都因為有市值龐大的科技股撐起國土面積。

科技產業依然很重要,在全球舉足輕重,你買的基金很多名稱沒有科技兩字,但它照樣買科技股。隨便舉個例子吧,台灣一般型有十年期資歷績效最好的是永豐永豐基金,它的持股內容有72%是上市櫃電子相關類股;台灣所有類型基金一起比較,十年來報酬最好的是德信數位時代基金,高達187%,它就是一檔科技類型基金,第二名報酬率162%的復華數位經濟基金,也是科技型基金。(報酬算至2016/03/28止)

所以,那一種基金比較能創造績效?製造超額利潤?什麼才是投資主流?說來說去還是容易幫你作夢,未到回來的科技產業,以後車子全部浮起來,站在滑板上可以飛起來,電腦就在你家窗子玻璃上,廚餘丟進機器裡可以轉成暖氣,機器人可以幫你做任何事,除了不能作愛之外。

基金名稱永遠名不符實,但你可能未曾想去了解,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投資也始終來自於惰性,你只是照分類去找標的,但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基金不列在科技型,但持股內容多半與科技產業相關,科技早融入生活之中,倒不如找一檔很純且跨足海外的科技基金,才能真正參與未來科技的日新月異。

文章標籤

趙靖宇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