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分析〉中國留學畢業生就業路在何方?去哪兒?做什麼?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日,海外高校紛紛迎來畢業季,留學「鍍金」結束後,畢業後就業去向又擺在越來越多的學子面前。「去哪兒」VS「做什麼」不僅是廣大中國留學生面臨的現實選擇,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去哪兒」:


「留在當地」實現移民夢

图片说明

美國高校紛紛迎來畢業季。  圖片來源:美國《僑報》/中新網

中新網報導,很多人出國留學前不僅關注擇校和選專業,還會更多考慮未來職業發展乃至人生規劃。如選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移民國家的學生,不少人的留學目的就是為了最終實現移民。

美國人口普查局發佈的2013年《美國社區調查》顯示,2013年,在120萬美國新移民中,有14.7萬人來自中國,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移民來源國。在龐大的移民大軍中,留學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紐西蘭,官方數據顯示,過去3年間,共有約20000名學生簽證持有者成功獲批居留身份。移民部長曾表示,海外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以技術移民方式拿到居留身份是「好事」,並沒有什麼不對。

各國都有針對留學生移民的相關政策。有意願留在當地的留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在所在國就業或創業申請相應居留簽證。

以美國H1B工作簽證為例,留學生在當地找到工作後就可以通過公司申請該簽證從而合法留在美國。一位畢業于德州奧斯汀大學廣告研究所的留學生,在等待一個多月後終於在5月底收到H-1B中簽消息。

在申請H1B工作簽證無望情況下,有些畢業生通過新申請學校轉換身份,延長合法居留;也有人因數理工科學系得以延長OPT實習時間,明年「再戰」工作簽證,以「曲線救國」方式爭取「留在當地」實現移民夢。

「回國發展」已然成風潮

图片说明

第十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大賽(北美賽區)啟動儀式資料圖。  圖片來源:中新網

與10幾年前的「留學黨」不同,「畢業後留在當地」對於近年來的中國留學生來說已經不再是首選。相反,面對中國經濟環境迅速轉變,留學所在國就業壓力持續緊張、移民政策不斷更新,以及對家鄉的懷念,「回國發展」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的選擇。

教育部數據顯示,自改革開放至2014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351.84萬,學成回國人員總數達180.96萬,有74.48%的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2014年,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36.48萬,與2013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留學回國人數增加了1.13萬人,增長了3.20%。

近期,英國繼續整頓學生工作簽證,根據新規,從今年秋天開始,就讀學院(College)的學生將不能在英國境內延長學生簽證或直接轉換成工作簽證,部分留學生在英就業受到一定限制。而採取抽籤制度的美國H1B工作簽證則全憑運氣,EB3簽證排期倒退7年,讓一眾留學生欲哭無淚。

有些留學生則因家庭原因選擇回國。近期,已經畢業3個月的留學生張同學經過反覆思考,終於訂下返程機票。她說:「我覺得在美國的生活太孤單,且家裏只有我一個孩子,因此決定回國發展。」

中國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和對海歸的優惠政策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發展。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5年第一季度發佈會上稱,留學回國畢業生已被納入國家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支援範圍、各省紛紛出臺政策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如北京建設中關村留創園、天津深入實施「千人計劃」、上海推進12個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20個市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國內海歸就業機會和創業項目層出不窮,無疑為廣大留學生回國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 (接下頁)

[NT:PAGE=$]

「做什麼」:

邁好「就業」第一步

图片说明

3000多名高校華裔學生競爭200個職位。  圖片來源:美國《星島日報》/中新網

不管是選擇留在當地打拼還是回國發展,選擇就業都是第一步。如何找到適合興趣、專業和具發展潛力的工作是每個留學生畢業後考慮的問題。

自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的就業問題就成為困擾聯邦政府的重大議題,更不要說對於留學生就業的衝擊。而英國整頓留學生工作簽證,部分留學生就業受限。再加上語言短板和專業所限,留學生若要在海外找到滿意的工作就更必須要克服重重困難。

洛杉磯會展中心4月舉行的「第二屆亞洲人才招聘會」,邀請到40多家中美大型企業到場,為南加高校華裔留學生提供從金融、地產、管理到媒體、銷售、人力資源等不同專業的職位,一位組織人稱,相比文科學生,理工科學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位已經畢業半年的中國留學生在經過不懈努力順利進入一家貿易公司工作,並且公司承諾助其申請H1B簽證。

對於海歸人員,日前發佈的2015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86%的海歸能在6個月內找到工作,海歸就業難問題其實並不突出,多數海歸併沒有變成「海待」或「海剩」。海歸就業的崗位層級分佈顯示,57.80%處於基層崗位、27.40%處於中層崗位。數據顯示,海歸學生第1年年均薪酬只有8.3萬元(人民幣,下同),第2年則達到13萬元,第3年突破32萬元。從海歸就業前3年的薪資水準變化看,留學的優勢仍然凸顯。

據調查,海歸實際就業單位的現狀是:外商獨資只佔12.17%、中外合資佔10.92%、國家機關佔3.25%、國有企業佔5.67%,只有民營企業高達51.58%。

選擇「創業」正當時

图片说明

中國留學生芝加哥投資創業 推廣中國飲食文化  圖片來源:美國中文網/中新網

除了就業,不管是留在海外還是回國發展,很多留學生在畢業後選擇了創業。

近年來,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大增,留學生創業熱情空前高漲。一名在哈佛學建築設計的留學生今年畢業後想到利用網際網路把建築設計的資源整合起來的創業項目;另一畢業于美國南加大(USC)中國留學生則獨闢蹊徑,在畢業之後將中國宣紙引進美國,落戶洛杉磯,開啟創業之路。

同時,在回國的留學人員中,創業或者加入創業公司漸成趨勢。《中國青年報》聯合某招聘網站進行的調查顯示,當問到職業選擇時,多達54.0%的留學人才回答是「創業」。

截至2014年底,中國已建成各級各類留學人員創業園305家,入園企業超過2.2萬家,6.3萬名留學人員在園創業。隨著國家不斷增多的扶持優惠政策,畢業後的留學生紛紛加入回國創業浪潮中,並顯示出不可替代性。除了北上廣等大城市的扶持政策,國內各地市為吸引海歸人才也紛紛「大顯身手」:江蘇吳江出台政策「鼓勵海歸創業帶動就業」;成都推出「大學生、海歸創業最高可獲100萬元補貼」。有的地區除給予創業補貼,還增加住房補貼、解決戶口等優惠政策,向海歸拋出橄欖枝。

中國海歸發展報告顯示,網際網路、IT和通信等高新產業領域是海歸創業最集中的領域,幾乎佔了70%,而隨著中國服務業的高速增長,20%的海歸進入諮詢、法律服務和教育等知識經濟領域。

在留學生畢業季,廣大留學生畢業後對待「去哪兒」與「做什麼」的問題須認真思索,不論是留在當地打拼還是回國發展,做好就業與創業的抉擇至關重要。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