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Strategy或遭納指100等指數除名 恐流失數十億美元資金

金色財經

鮑奕龍,華爾街見聞

Michael Saylor旗下Strategy正面臨被MSCI美國指數和那斯達克100指數等主流基準指數剔除的風險。

本周摩根大通的分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一份報告中警告稱,Strategy公司可能會失去其在MSCI美國和那斯達克100等基準指數中的位置。研報指出:

儘管主動型管理人沒有義務跟隨指數變動,但被主要指數除名無疑會被市場參與者視為負面信號。


根據該報告,如果MSCI決定將其剔除,僅此一項就可能導致高達28億美元的資金流出,若其他指數提供商跟進,資金外流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目前,與該公司相關的被動基金敞口已接近90億美元。

此前10月10日MSCI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一些市場參與者指出,數字資產財庫類公司可能更類似於投資基金,而後者通常不符合指數的納入資格。

因此,MSCI提議將數字資產持有量占總資產50%或以上的公司從其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中排除。關於指數納入的最終決定預計將於1月15日前做出。

對於一家通過將加密貨幣敞口包裝成股票代碼而崛起的公司而言,被指數剔除的打擊遠不止流動性。此舉將實質性地削弱其一度賴以吸引主流投資組合的機構信譽,並標誌着其增長飛輪的逆轉。

周四Strategy股價下挫超5%,而自去年11月創下紀錄高位以來已暴跌超60%,其市值較持幣價值的溢價幾乎消失殆盡。比特幣周四也較日高暴跌超7%,跌至7個月來最低水平。

商業模式遭遇考驗

Strategy的崛起建立在一個飛輪效應之上:出售股票、購買比特幣、享受漲勢、重複操作。

在巔峰時期,該公司市值遠超其持有資產價值。但如今,這一溢價已基本消失,公司估值僅略高於其加密貨幣儲備,表明投資者信心正在迅速消退。

儘管如此,自Saylor在2020年8月宣布首次購買比特幣以來,該股仍累計上漲超1300%,跑贏所有主要股指。

就在幾個月前的9月,加密貨幣樂觀人士還押注Strategy可能很快被納入標普500指數,其市值、盈利能力和交易流動性當時均被視為符合資格門檻。

該公司目前仍持有近65萬枚比特幣,並繼續發行優先股以增加持倉,但市場不再僅憑敘事給予回報。

該公司的企業價值與比特幣持有量之比(mNAV)一度崩至約0.95倍,這是該公司歷史上首次出現市值低於比特幣持倉的情況。

融資壓力凸顯脆弱性

拋售潮已波及Strategy較新的融資工具。

公司永續優先股價格大幅下跌,今年3月發行的票面利率10.5%的優先股殖利率已攀升至11.5%。本月早些時候推出的一項罕見的歐元計價優先股發行,在不到兩周時間內便跌破了本已折價的發行價。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全球可轉債策略主管Michael Youngworth表示:

溢價在最近幾周內崩塌了。這讓融資變得有些挑戰。

這些融資壓力凸顯出Strategy的商業模式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信心,以及這種信心能以多快的速度瓦解。

Strategy幫助定義了"數字資產儲備"模式,但這一商業模式如今正顯露其侷限性。同類公司正在出售代幣以維持流動性,或增加更多債務以推遲清算時刻。曾被視為機構採納的現象,如今看來更像是機械性的脆弱結構。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