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上調2026年銅價至10500美元 1萬美元成「新底線」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高盛集團周一 (6 日) 發布最新報告,上調了銅價預測,將 2026 年銅價預期從原先的每噸 10,000 美元上修至 10,500 美元,並同步調整了鋁價展望。

高盛分析師指出,由於供應結構性受限與關鍵部門的結構性需求增長,銅價已進入每噸 10,000 至 11,000 美元的「新交易區間」,並預期此區間將持續至 2027 年。這意味著 10,000 美元已成為一個堅實的「新底線」。
支撐銅價上漲的關鍵因素包括自由港 (Freeport) 格拉斯伯格 (Grasberg) 礦場的停產導致供應受限,以及美國的降息預期和美元走弱。
高盛分析師 Eoin Dinsmore 指出,銅的需求正經歷深刻的轉變,從反映經濟周期的「銅博士」轉向服務於國家安全和戰略產業的「銅上校」。電網、AI、國防和能源安全等關鍵領域的強勁需求,共同將銅價的底部支撐位推高至 10,000 美元 / 噸。
此外,要啟動南美洲的棕地項目,所需價格至少為 10,500 美元 / 噸,這構成了銅價的堅實底部。
儘管底部堅實,但高盛認為未來兩年銅價上漲空間存在明確的 11,000 美元「天花板」。這主要是因為市場短期內不會出現極端短缺,且仍處於小幅過剩狀態,預計 2026 年過剩量為 18 萬噸。
同時,高價會刺激更多廢銅供應進入市場,並加速周期性行業轉向使用成本更低的鋁材。高盛指出,當銅鋁價格比超過 4:1(大約對應銅價 10,200 美元) 時,替代效應將顯著增強。
在高盛看來,戰略儲備可能成為吸收過剩產能的「保險閥」。由於中國和美國的銅戰略庫存處於低位,潛在的戰略採購可以吸收大部分預期過剩量,從而限制庫存增加並為交易所價格提供下行保護。
相比之下,高盛對鋁價的展望則相對審慎。他們預測,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的鋁價將在 2026 年第四季度跌至每噸 2,350 美元,低於目前的 2,705 美元左右。高盛維持其長期觀點,即由於印尼產量提高將導致市場出現不斷增長的過剩,鋁價在 2030 年之前難以重返 2,650 美元 / 噸。
截至格林威治時間 0901,LME 3 個月期銅下跌 0.7%,報每噸 10,640.50 美元;LME 基準 3 個月期鋁則下跌 0.2%,報每噸 2705.0 美元。儘管近期有日跌幅,但銅價在過去 1 個月內仍累積上漲了 7% 以上。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