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拚農民救市?川普想讓習近平多買黃豆 巴隆潑冷水:難!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四週後,川習會即將登場,美國總統川普週三 (1 日) 表示,他將把「中國黃豆採購」列為會議重點議題之一。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批評,中國為了談判策略刻意暫停購買美國黃豆,讓美國農民陷入困境。他承諾將從對中國課徵的關稅收入中,撥出一部分資金來支援受損農戶。《巴隆周刊》報導,這是對他首任期內曾推出 320 億美元農業救助計畫的呼應。 


根據《巴隆周刊》報導,川普此番訴求背後有多重壓力與挑戰。首先,美國農民在對中國出口中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尤其巴西與阿根廷的黃豆產業蓬勃發展,使得美國在全球黃豆市場的優勢被侵蝕。

此外,川普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的強硬作風導致農場勞力吃緊,再加上農機與資材成本因關稅上揚,加重生產成本。

然而,即便川普強調以關稅收入補貼農民,《巴隆周刊》引述分析師指出,此舉仍難從根本上扭轉市場格局 — 若未能顧及中國在技術出口、關稅與整體戰略利益上的考量,川普的呼籲可能淪為象徵性宣示。

中國方面對於是否恢復採購美國黃豆表態較為保留。根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商務部公開指出,未來黃豆購買將取決於美國是否取消所謂的「不合理關稅」。

《路透社》亦報導,中國迄今未對美國秋季黃豆作出任何採購訂單,轉向南美採購已成常態。

《巴隆周刊》特別提到,雖然川普希望重啟類似其首任期與中國簽署的農產品採購協議,但當年許多承諾最終未完全履行,也成為今日談判中的潛在風險點。

此外,《巴隆周刊》引用 22V Research 的分析觀點指出,兩國在 TikTok 所有權、對中國出口管制(特別是稀土與高技術產品管控)等議題的矛盾依然深厚,使農業議題難以獨立脫鉤。

更有分析提醒,現行對中國的有效關稅率高達約 55%,對中國當局來說雖非理想,但算是可以接受的水準,削弱了其在談判中讓步的空間。

若美國在出口控制與制裁政策上進一步收緊,反而可能激化中國反制態度,阻礙黃豆議題的突破。

總體來看,即使川普在農業選民基盤面臨巨大壓力,而重啟中國黃豆訂單被視為救場手段,但在中美整體貿易摩擦、技術出口爭端、關稅政策僵局,以及中國戰略考量的交錯下,川普要在短期內徹底扭轉中國態度,難度極高。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