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回暖:科技股蓄勢待發,投資機會增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積極反彈:台灣、香港及中國科技股蓄勢待發,投資機會增多
鮮活果汁 - KY (1256-TW) 於2025年8月營收達5.17億元,年增23.33%,創單月新高,顯示消費熱季的強勁需求推動其業績成長[1]。同時,鴻海 (2317-TW) 8月營收6065億元,年增10.6%,雖然月減1.2%,但前八月累計營收創新高,AI機櫃出貨量季增達3倍,顯示其在雲端網路產品的需求持續增強[2]。這些數據反映出消費市場的復甦及科技產業的穩健成長,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在全球資本回流的背景下,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指出,中國科技的集中爆發正引領投資者重返港股市場,尤其是A+H上市模式的表現尤為突出,顯示出外資對科創公司的濃厚興趣[3]。此外,富時羅素公布的臺灣50指數調整中,康霈 (6919-TW) 和川湖 (2059-TW) 的納入,反映出市場對新興企業的重視,並顯示出投資者對於成長潛力的敏感度[4]。這些變化不僅強化了市場的流動性,也為資本配置提供了新的機會,顯示出科技創新和市場動態的密切關聯。
華通 (2313-TW) 的營收表現強勁,8月達65.62億元創九個月新高,顯示出其在低軌道衛星及美系電子產品需求的強勁帶動下,產能利用率持穩於高檔[5]。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專家指出科技創新及政策支持將成為資產重估的核心驅動力,並提升A股的投資價值[6]。這些趨勢顯示出全球市場在科技與政策的共同影響下,正逐步重塑投資格局,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相關產業。
台灣8月CPI年增1.6%,持續低於通膨警戒線,顯示出經濟增長的壓力與消費者信心的微弱回升[7]。儘管整體物價指數表現平穩,但特定商品如蔥和金飾的漲幅卻顯著,反映出供應鏈問題及氣候影響的持續影響,這可能對家庭開支造成壓力。與此同時,美國川普計劃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意在強調軍事優先,這一舉措可能引發國內外對美國軍事政策的再思考,尤其是在中國軍事擴張的背景下[8]。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的複雜交織,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變化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