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弱推升比特幣,台灣科技與房貸市場迎新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元走弱助推比特幣上漲,台灣科技產業積極擴張迎接挑戰
美元走弱及殖利率曲線趨陡,為比特幣的「超級周期」鋪路,根據QCP Capital報告,美元指數年內下跌11%,伴隨黃金價格創新高,顯示市場對沖美元貶值風險的需求上升[1]。金像電 (2368-TW) 在AI相關PCB需求增強的背景下,持續擴張產能,近期收購中環的桃園廠,預計2025年營收將達138.11億元,顯示出對未來市場的信心[2]。這些趨勢不僅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新興科技的重視,也顯示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投資者對數位資產及高科技產業的青睞。
行政院長卓榮泰呼籲銀行放寬房貸限制,北富銀郭倍廷表示不動產集中度已降至40%,計劃年底前改善至38%[3],顯示出銀行業對於不動產風險的重視與調整。新台幣今日收升至30.704元,顯示出市場對於美國經濟數據的期待,尤其是非農就業數據的影響[4]。此外,市場對於聯準會降息的看法也進一步推動資金流動性,這將可能對台灣的房貸市場及整體經濟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於白宮舉辦的科技領袖宴會吸引了比爾蓋茲和庫克等知名人物,但全球首富馬斯克卻未受邀,顯示出科技界的微妙關係[5]。輝達考慮以730億美元收購聯發科的傳聞引發業界熱議,然而由於價格過低及監管挑戰,專家普遍認為此交易難以實現[6]。這些事件反映出科技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與複雜性,尤其在AI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間的合作與競爭將持續影響市場格局。
那斯達克提出針對中國企業的嚴格上市標準,要求公開募股金額達2500萬美元,以提升市場流動性並保護投資者,顯示出對市場現實的重視[7]。全球主要經濟體面臨債務挑戰,長期公債殖利率飆升至數十年高位,特別是美國30年期公債接近5%,反映出結構性「債癮」問題的加劇,未來高成本融資將成為常態[8]。這些趨勢不僅影響中資企業的上市計畫,也可能對全球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和投資者信心造成深遠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