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面臨中美競爭、烏克蘭堅持與AI崛起的多重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態:中美競爭加劇、烏克蘭堅持立場、AI崛起與經濟挑戰並存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針對網路平台定價提出新規,旨在提升價格透明度,這一政策可能對商業模式造成顯著影響,尤其是對美團 (03690-HK) 等平台的股價已顯示出市場的敏感反應[1]。同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強調不會在領土問題上讓步,並呼籲西方國家加強合作以維護民主安全,這反映出烏克蘭在持續衝突中的堅定立場,並期待國際支持的加強[2]。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市場在政策變化和地緣政治影響下的複雜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風險與機會。
隨著中國推動「去美化」政策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華為等企業加速自主晶片研發,顯示出對美國及輝達(NVDA-US)的挑戰[3]。此外,國巨(2327-TW)對芝浦電子的收購計畫持續升溫,四度調高收購價至7130日元,顯示出其對未來協同效益的強烈信心,交易總金額已增至約1087億日元[4]。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加劇及企業間的併購活動活躍,未來將影響技術供應鏈的格局。
南韓總統李在明展開對日本的正式訪問,旨在強化兩國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尤其是在美國的三邊協議框架下,顯示出對抗中國影響的迫切需求[5]。儘管歷史分歧仍然存在,雙方在貿易上達成共識,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5%關稅,顯示出經濟合作的潛力[6]。李在明即將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峰會,討論南韓軍費及北韓核武問題,面臨增軍費的壓力,這將是其外交政策的一大挑戰,尤其在北韓拒絕重啟外交接觸的背景下,局勢愈加複雜。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強調,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當前是年輕人展開職涯的「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AI不僅將創造新產業和職位,還能提升勞工學習新技能的能力。儘管部分職位可能消失,但新工作機會的潛力卻是巨大的[7]。然而,年輕求職者在科技產業面臨的失業率和求職挑戰依然嚴峻,企業雖然在AI上投入巨資,但成功案例多來自專注於特定需求的新創公司,顯示出市場對於AI應用的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8]。在此背景下,全球經濟的變化與科技進步交織,未來的職場將需要更多具備AI技能的人才,這也促使教育體系和企業需加速調整以應對新挑戰。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