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調整貿易政策及資源策略,影響全球市場與產業前景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調整資源策略及貿易政策,影響全球市場動態和產業前景
川普政府考慮將「晶片法案」中至少20億美元資金挪用至關鍵礦物計畫,旨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簡化政策決策,這一舉措可能影響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資金流向[1]。銅價近期波動劇烈,雖然受到美國貿易政策影響而大幅下跌,但歐洲軍事支出預期將推動長期需求增長,可能為未來銅價帶來上行風險,花旗和高盛對銅價的看法顯示出市場對需求的不同觀點[2]。這些動態顯示出美國在資源配置上的策略調整與全球市場需求的變化,將對相關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生豬養殖巨頭牧原股份 (002714-CN) 在生豬價格下跌的背景下,憑藉「以量換價」策略及成本優化,實現上半年淨利潤年增1169%至105.3億元,顯示出其在行業逆境中的強勁韌性[3]。與此同時,市場對美國聯準會降息的看法顯著降溫,從99%降至71.5%,主要因為通膨數據超出預期及官員的鷹派言論,顯示出美國經濟的韌性和通膨壓力仍然存在,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即將到來的鮑爾演說[4]。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情緒,未來投資策略需考量全球經濟變化及行業特定風險。
川普政府計劃於8月27日對印度徵收50%關稅,以懲罰其購買俄羅斯原油的行為,顯示美方對印度貿易行為的不滿及對俄烏戰爭的關注[5]。同時,美國國防部則重啟鈷戰略,首次自1990年以來計劃採購鈷,標誌著在確保關鍵金屬供應方面的重大轉變,並可能重塑全球鈷市場格局[6]。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美國在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及供應鏈挑戰時,正積極調整其貿易及資源策略,未來將影響全球市場的供應鏈動態。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任命Airbnb共同創辦人Joe Gebbia為首位白宮「設計長」,負責提升政府服務的使用者友善度,這一舉措旨在改善民眾與政府互動的便利性[7]。然而,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卻導致勞動力大幅減少,專家指出,自今年以來,外國出生勞動力減少約120萬人,這一趨勢可能對美國經濟成長造成嚴重挑戰[8]。在設計長的任命與勞動力供應的雙重影響下,未來美國經濟的可持續性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政府如何平衡這些政策將成為關鍵。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