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驅動台股科技股回暖,貿易不確定性影響農產品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AI技術驅動經濟增長,台股科技股漲勢回暖,貿易不確定性影響農產品市場
輝達在SIGGRAPH大會上推出的「Cosmos Reason」模型,具備70億參數,顯著提升機器人的推理能力,顯示出AI技術在自主決策及複雜任務處理上的潛力[1]。同時,緯創宣布每年捐贈100萬小時的GPU算力,價值約500萬美元,旨在支持台灣新創企業在AI領域的發展,這一舉措不僅能促進技術創新,還可能成為台灣未來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2]。隨著AI技術的快速演進,市場對於具備高效算力的需求日益增加,這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美國銀行調降了對美國公債殖利率的看法,預計到年底2年期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將分別降至3.5%和4.25%[3]。這反映出市場對聯準會政策轉向的情緒,尤其是在經濟數據變化及通膨容忍度提升的背景下,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將在12月前降息超過兩次。與此同時,美銀的經理人樂觀指數達到半年新高,顯示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增強,全球股票配置也創新高,尤其是新興市場的配置顯著上升,顯示經理人對該市場的看好[4]。這一系列變化揭示了市場對未來經濟的複雜情緒,既有對降息的期待,也有對通膨上升的擔憂,投資者需謹慎應對。
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在2023年前7月的出口量驚人增長130%,顯示出其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強勁競爭力,年底有望取代奇瑞成為出口冠軍[5]。相對而言,台股在外資連續三天賣超的情況下,雖然指數小幅上漲,但整體市場情緒仍顯得謹慎,成交量達4200億元,顯示出資金流向的分歧[6]。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汽車產業與台股市場的不同發展趨勢,未來需密切關注比亞迪的持續表現及外資對台股的影響。
美國黃豆價格因中美貿易戰休兵延長而回落至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下,市場對穀物採購協議的延遲感到擔憂,顯示出貿易不確定性對農產品市場的深遠影響[7]。同時,中國政府對本土企業發出警告,要求避免使用輝達(Nvidia)H20晶片,特別是在國家安全相關的應用上,這一政策可能進一步影響中美科技領域的合作與競爭格局[8]。隨著貿易談判的進展緩慢,市場對未來的供應鏈穩定性及價格走勢持謹慎態度,顯示出全球農產品及科技市場的脆弱性。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偏弱機會股
#弱勢下殺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