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經濟政策影響美股與科技企業,AI人才需求激增引發職場變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川普政府經濟政策影響美股與科技企業,AI人才需求上升引發職場變革
美國總統川普對輝達 (Nvidia)(NVDA-US) 出售降規版 Blackwell 晶片給中國持開放態度,允許性能降低30%到50%的版本出口,並要求輝達將15%收入上繳美國政府,顯示出透過貿易讓步爭取財務回報的策略,可能影響所有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1]。此外,川普提名E.J. Antoni為美國勞工統計局局長,意在提升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尤其在非農業職位增幅低於預期的背景下,這一任命引發對政府統計可信度的擔憂[2]。這些動作反映出川普政府在經濟政策上的強硬立場,並可能對市場信心造成影響。
Figma執行長Dylan Field指出,AI技術的興起促進了通才型人才的需求,模糊了產品開發、設計與研發的界線,顯示未來職場將更倚重具多元技能的人才[3]。同時,聯準會主席的遴選過程加速,米蘭成為潛在的「黑馬人選」,其任命將可能影響聯準會的政策走向,尤其在銀行監管改革方面[4]。這些趨勢顯示,在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中,具備跨領域能力的專業人才將成為市場的關鍵資源,並可能重塑未來的職業格局。
特斯拉 (TSLA-US) 解散 Dojo 超級電腦團隊後,股價上漲近3%,顯示市場對其技術整合策略的正面反應,尤其是轉向更小型化的硬體設計將降低資本支出[5]。同時,美元指數(DXY)因市場對即將公布的美國通膨數據持謹慎態度而上漲,分析師認為若CPI數據顯示通膨降溫,將進一步加強對降息的期待,這可能影響資本流向及市場情緒[6]。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特斯拉的技術創新與美元的強勢表現,反映出市場對科技股與貨幣政策的高度關注。
美股在川普延長對中國關稅的消息影響下全數下跌,投資者對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持觀望態度,導致道瓊指數下滑逾200點[7]。摩根大通也警告人工智慧將取代45%的白領工作,儘管經濟復甦,但失業率可能持高位,這對市場情緒構成壓力[8]。這一系列因素顯示,市場面臨的結構性挑戰不容忽視,尤其是在科技進步與貿易政策交織的背景下,未來的經濟走向仍需謹慎觀察。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