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動態:政治影響經濟,電動車銷量創新高,科技巨頭面臨轉型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動態:政治影響經濟、電動車銷量創新高,科技巨頭面臨轉型挑戰
美國市場目前出現兩大趨勢:一方面,川普政府對數據的操控引發經濟學家的擔憂,報導指出其選擇性呈現經濟數據,將官方統計變為政治工具,這種「後真相政治」的現象可能使民眾難以辨識真偽[1];另一方面,電動車銷量在7月創下歷史新高,佔乘用車銷量的9.1%,顯示消費者在稅額抵免到期前的購買熱潮。雖然第三季銷量有望打破紀錄,但分析師警告第四季可能因抵免結束而大幅下滑,經銷商正利用最後期限刺激銷售[2]。這兩者的交織反映出當前美國經濟環境的複雜性,政治與市場動態相互影響,未來的經濟走向仍需密切關注。
在國際事務方面,美國總統川普計劃於8月15日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重點討論烏克蘭戰爭,並獲得歐洲多國領袖的支持,強調將持續對烏克蘭提供軍事及財政援助,並對俄羅斯施加限制性措施[3]。白宮也考慮邀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參加此次會議,雖然澤倫斯基是否會與普丁同處一室仍不明朗,但川普希望能促成三方峰會,以推動烏克蘭的和平進程[4]。此舉顯示出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外交策略,意在加強國際合作,並尋求更為穩定的地緣政治局勢。
此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日表達對公司控制權的擔憂,強調需持有25%股份以有效引導公司發展,並因應控制權危機,董事會緊急通過290億美元的獎勵方案以增強其持股比例[5]。德國豪車品牌BBA的上半年財報顯示,賓士淨利驟減55.8%,面臨美國關稅及中國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計畫增設美國生產基地以應對挑戰[6]。蘋果在過去十年回購7040億美元的庫藏股,雖顯示其強大獲利能力,但專家呼籲應轉向技術併購以驅動未來成長,特別是在AI領域的佈局[7]。最後,OpenAI推出的GPT-5雖被視為架構優化,但其商業化潛力引發廣泛關注,許多企業已開始部署以提升效率[8],顯示出科技與汽車產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的競爭與轉型壓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