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展現韌性:私募與半導體成長潛力持續,金融科技推動獲利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展現韌性:私募市場與半導體產業成長潛力明顯,金融科技轉型持續推動獲利增長

全球私募市場正進入新成長周期,路博邁指出其結構性優勢使其成為機構與高資產客戶的重要資產配置選擇,預計2025年私募資產規模將達5378億美元,其中私募市場約占1400億美元[1]。同時,面對美國關稅挑戰,經濟部啟動多項方案以支持半導體產業,提供中小企業最高6000萬元的補助,並強調與美方的合作互補性[2]。這些動作顯示出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私募市場與半導體產業皆展現出強勁的韌性與成長潛力,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第一金控 (2892-TW) 在2025年7月的稅後純益達29.93億元,顯示出銀行子公司穩健的獲利動能,前七月累計獲利年增2.1%至169.39億元,EPS為1.21元。儘管證券與人壽子公司面臨挑戰,整體獲利仍持平正成長[3]。另一方面,儒鴻 (1476-TW) 在第二季經歷谷底後,隨著匯率影響減緩及美國關稅的確認,訂單能見度回升至正常水準,預計下半年獲利將回溫,儘管7月營收年減3.3%,前七月仍年增8.7%[4]。這些數據顯示,台灣企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仍能透過內部調整和市場適應,維持獲利增長的潛力,未來市場動向值得持續關注。
中信金控 (2891-TW) 在2025年7月的自結獲利顯示,儘管前七月稅後純益達416.8億元,年減13.25%,但其子公司中國信託銀行的獲利卻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銀行業在放款業績及淨利差擴大下的穩健成長[5]。相對而言,瀚荃 (8103-TW) 上半年EPS為1.16元,稅後純益年減46%,顯示出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傳統業務面臨挑戰。然而,AI產品的翻倍成長已成為其新核心業務,未來伺服器電力的需求將成為推動公司成長的重要動能[6]。這兩家公司的表現反映出金融與科技產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的不同挑戰與機遇,顯示出市場對於創新與轉型的迫切需求。
兆豐金控 (2886-TW) 公布2025年前7月的自結獲利為224.4億元,年減8.74%,顯示出獲利下滑的趨勢雖然持續,但衰退幅度已顯著縮小,顯示出營運動能逐漸回穩的跡象[7]。7月的稅後純益為42.49億元,雖較6月下滑11.94%,但較去年同期成長1.38%,顯示出季節性波動的影響逐漸減弱。核心子公司兆豐銀行的表現仍然穩健,儘管年減11.3%,但兆豐產險卻逆勢成長207.1%,顯示出其在保險市場的競爭力。董事會決議減資12.13億元以彌補虧損,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改善財務結構,也反映出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整體而言,兆豐金控在面對挑戰時展現出一定的韌性和調整能力。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動能指標上漲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