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股回暖科技股信心增強 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股市回暖,科技股信心上升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交織,全球科技供應鏈與外交局勢變化引關注

美國政府對mRNA疫苗的安全性提出質疑,終止22項聯邦合約,這一決策引發科學界的廣泛反對,認為此舉將削弱美國在公共衛生危機中的應對能力,尤其是考量到mRNA技術在疫苗研發中的潛力[1]。同時,印度總理莫迪即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他七年來首次訪中,背景是美國對印度加徵關稅,可能促使印度在中美之間尋求更平衡的外交策略[2]。這些事件顯示出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尤其是在科技與外交政策的交錯影響下,未來的國際合作與競爭將更加複雜。
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加速自主研發晶片,以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預計本土汽車晶片供應量將從去年的9%提升至15%至20%[3]。這一趨勢不僅顯示出中國在半導體製程領域的進步,也可能對輝達等外國晶片巨頭的市場地位構成挑戰。與此同時,蘋果即將於9月舉行的秋季發表會將推出iPhone 17系列及其他硬體產品,特別是iPhone 17 Air的輕薄設計和新技術應用,顯示出蘋果在硬體創新及生態系統擴張上的持續努力,這將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4]。整體而言,中國汽車業的自給自足趨勢與蘋果的創新動作,反映出全球科技產業在供應鏈重組與產品革新中的重要變化。
美國股市於週三全體收紅,標普500指數上漲0.73%,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21%,主要受到蘋果 (AAPL-US) 宣布在美國增投1000億美元的利好消息推動,股價上漲5.10%至213.28美元,顯示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信心。然而,川普宣布將對進口半導體與晶片徵收100%關稅,市場對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導致道瓊工業指數期貨下跌,並引發對於國際晶片製造商如台積電 (TSM-US) 和輝達 (NVDA-US) 的擔憂,儘管這些公司已計劃在美國擴大投資以應對政策變化。另一方面,專家警告AI技術的迅速發展可能使大學生面臨職場準備不足的風險,這一點在教育界引發了廣泛關注,並促使教育者探索應對策略。此外,瑞士總統凱勒蘇特訪美未能成功降低39%高關稅,預計將如期生效,這可能對瑞士經濟造成影響,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進一步加深市場對未來經濟活動的憂慮。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