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動態:中國汽車崛起、台灣科技需求增、港股回暖與美中半導體緊張持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態:中國汽車強勁增長、台灣科技產品需求上升、港股回暖與美中半導體緊張持續
冠德 (2520-TW) 去年稅後純益增長至 55.5 億元,配發歷年最高股利 4.1 元,顯示其在大型複合式開發案上的積極布局與商用不動產市場的信心[1]。此外,華新 (1605-TW) 旗下英國子公司 SMP 啟動擴產計劃,專注於航太與能源高價值應用,將顯著提升鎳基超合金的製程與產能,並獲得英國政府的支持,顯示其在高階材料市場的潛力[2]。這兩家公司均展現出在各自領域的成長動能,反映出市場對於高價值產業的持續關注與投資熱情。
港股於周五強勢反彈,恒生指數收報24825.66點,上漲1.33%,成交額達2386.91億港元,科網股及穩定幣概念股表現亮眼,顯示市場情緒回暖[3]。同日,中國A股全線上漲,上證指數創下今年收盤新高,稀土永磁股表現突出,顯示政策支持及經濟企穩的正面影響[4]。隨著A股公司赴港上市趨勢持續,市場對於指數重回升勢的信心增強,AH股溢價有望回落,整體市場活躍度將進一步提升。
台灣摺疊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僅約3%至8%,三星與vivo仍積極推出新產品以搶佔市場,三星Galaxy Z Fold7與Z Flip7的預購成績創歷年新高,顯示出消費者對摺疊手機的興趣逐漸上升[5]。同時,AI PC的滲透率在未來幾年有望顯著提升,華碩、技嘉和微星等板卡三雄在第三季的營運成長可期,尤其是華碩憑藉其完整的AI應用生態系統,將實現年季雙增[6]。這些趨勢顯示出科技產品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將持續推動相關產業的成長。
美國批准輝達 (NVDA-US) 向中國銷售 H20 晶片的決策引發中方強烈反對,並呼籲美方取消經貿限制,顯示出中美之間在半導體領域的緊張關係仍在持續[7]。同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北京指出,未來 AI 的發展將重心轉向物理科學,並強調物理推理能力對於機器人技術的重要性,這一觀點可能會影響未來人才的選擇[8]。隨著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顯示其在全球 AI 市場的主導地位,未來十年內工廠自動化的推進將成為應對勞動力短缺的關鍵,這也可能促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組與合作。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