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與科技市場:韓美談判、供應鏈重組與AI投資新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貿易與科技市場動態:韓美談判挑戰、供應鏈重組與AI投資機會
韓國總統李在明在就職滿月之際強調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面臨重大挑戰,若未能在下周達成協議,輸美商品關稅將大幅上調,這將直接影響南韓企業的競爭力[1]。同時,比特幣市場的波動性降至兩年新低,顯示出其投機吸引力減弱,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使得價格波動受到抑制,並強化了市場的穩定性[2]。這些趨勢反映出全球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對於穩定性和長期價值的追求日益增強,將可能影響資金流向及投資策略。
富士康從印度 iPhone 工廠召回中國工程師的舉措,雖然郭明錤認為影響輕微,但此事件卻揭示了美中科技戰下的供應鏈重組趨勢[3]。此外,Exiger 執行長指出美國需重新評估國防供應鏈,將其視為戰爭武器,並強調供應鏈的韌性與透明度[4]。這些動態顯示,全球供應鏈正面臨重大的戰略調整,企業需因應地緣政治風險,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與合作夥伴關係,以確保未來的競爭優勢。
技嘉 (2376-TW) 旗下技鋼近期推出四款基於 NVIDIA HGX B200 平台的新伺服器,顯示出其在 AI 伺服器市場的積極布局,尤其是針對準生成式 AI 和大型語言模型的需求[5]。此外,宏捷科 (8086-TW) 受惠於客戶急單及高階5G產品的推動,股價突破80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營收的信心,儘管上半年營收仍呈年減,但下半年將有回升[6]。這兩家公司在各自領域的表現,反映出科技產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韌性與成長潛力,尤其是在 AI 和 5G 技術的推動下,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強烈批評,顯示出他希望透過更換領導來削弱美元,以促進出口並抑制進口,這一策略可能進一步影響美元指數的走勢,近期已累計下跌10.79%[7]。同時,越南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將進口關稅降至20%,為成衣代工企業如儒鴻和聚陽帶來利好,股價隨之上漲,顯示市場對於接單回穩的樂觀情緒[8]。這兩個事件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企業需靈活應對政策調整以維持競爭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