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車與稀土市場競爭加劇,科技巨頭擴展雲端業務,投資者需靈活應對新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電動車與稀土市場競爭加劇,科技巨頭擴展雲端業務,投資者需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鴻華先進的Model B電動車獲得政府認證,將於第四季上市,顯示出鴻海 (2317-TW) 在電動車市場的積極布局,並計劃推出多款新車型以滿足市場需求[1]。同時,中國政府加強對稀土技術人員的控管,限制出境以防技術外流,反映出稀土資源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戰略重要性。這一措施促使其他國家加大對本土稀土產業的投資[2]。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電動車及稀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未來將影響相關產業的供應鏈結構及市場格局。
PIMCO的最新報告指出,儘管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上仍無可取代,但其在跨境支付市場的市佔率將因區域貨幣使用增加而逐漸下滑,顯示出全球經濟正面臨根本性轉變[3]。此外,FactSet的調查顯示,豐田汽車 (TM-US) 的2026年每股盈餘已下修至17.74美元,反映出其財務表現面臨調整,但仍具上升潛力[4]。這些趨勢顯示,投資者需關注長期市場動態,並採取主動式管理策略以把握潛在機會。
愛爾達科技 (8487-TW) 預計2025年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並已獲得2026年三大國際賽事的轉播權,顯示其在體育轉播市場的強勁競爭力[5]。根據CRIF中華徵信所的報告,2024年台灣企業稅後純益達5.2兆元,AI與金融業成為主要贏家,顯示出這些領域的快速成長和市場潛力[6]。隨著愛爾達調整訂閱方案以應對賽事需求,市場對其未來營收動能的期待也在上升,反映出整體產業在科技與金融創新驅動下的良好發展趨勢。
輝達 (NVDA-US) 透過推出 DGX Cloud 及投資競爭對手,積極擴展雲端運算市場,對亞馬遜 (AMZN-US)、微軟 (MSFT-US) 和 Google (GOOGL-US) 形成潛在威脅。瑞銀 (UBS) 預測其年營收可超過 100 億美元,顯示出其業務潛力[7]。同時,台灣5000大企業在2024年獲利年增44%,其中台積電(TSM-US)(2330-TW)連續20年蟬聯獲利王,顯示半導體業的強勁表現,進一步強化科技產業的市場地位[8]。這些趨勢顯示,科技巨頭在雲端及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將愈加激烈,並可能重塑市場格局。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