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緊張局勢加劇,美股反彈與中國企業崛起交織影響全球經濟
中東局勢再度緊張,21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外交部長聯合譴責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強調此行為違反國際法,並呼籲和平解決爭端
[1]。同時,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宣布加強在中東的軍事部署,並指示「尼米茲號」航母改變航線前往該地區,以應對日益升高的緊張局勢
[2]。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各國對中東安全的高度關注,並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影響,市場需密切關注此區域的發展動向。
另一方面,高盛最新報告揭示中國「民營十巨頭」的崛起,這十家企業如騰訊、阿里巴巴及小米等,總市值達1.6兆美元,顯示出其在MSCI中國指數中佔據42%的重要地位,並指出未來兩年獲利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3%,顯示出其估值優勢明顯優於美股七巨頭,這一現象反映出中國經濟的深層變革及政策支持的成效
[3]。此外,俄烏戰爭中無人機的使用頻率持續上升,烏克蘭軍隊對俄國無人機生產基地的攻擊,顯示出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關鍵角色,雙方的衝突不僅影響軍事策略,也可能對相關技術及產業鏈帶來深遠影響
[4]。
在最近的G7峰會上,美國總統川普對於將俄羅斯逐出G8的決策表示反對,認為這一行動可能導致烏克蘭危機的發生,顯示出G7內部對於烏克蘭及中東政策的分歧
[5]。同時,俄羅斯外交部宣布美方取消了原定的雙邊磋商,進一步加劇了兩國之間的外交緊張
[6]。在此背景下,美股市場因對以色列與伊朗衝突的擔憂減輕而反彈,主要指數上漲,科技股如AMD和微軟表現突出
[7]。此外,日本家居連鎖品牌宜得利在中國市場的關店行動,反映出其在當地經營環境的挑戰,關店比重達20%
[8]。這些事件共同構成了當前國際經濟與政治局勢的複雜交織,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變化及其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