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川普政策影響全球供應鏈,科技股面臨挑戰與轉型機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川普政策影響全球供應鏈,蘋果與鴻海策略調整,沙烏地減產應對油價低迷

華爾街對川普要求蘋果將 iPhone 生產線移回美國的構想持懷疑態度,認為這一政策將導致蘋果面臨超過 50% 的人工成本上升,並可能使 iPhone 售價突破 3,500 美元,進而影響其市場競爭力[1]。在此背景下,鴻海 (2317-TW) 正在積極擴展其在印度的投資,以支持蘋果的供應鏈去中化策略,並且有意收購新加坡半導體封測廠 UTAC,該交易估值約 30 億美元,顯示出鴻海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佈局意圖[2]。這些動向反映出科技產業在面對政策變化和市場需求時的靈活應對策略。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Aramco) 面對持續低迷的油價,計畫出售資產以應對財務壓力,並削減近三分之一的股利以彌補稅收損失,顯示出該國對於降低對石油依賴的迫切需求[3]。此外,美國財長貝森特指出,川普政府已暫緩設立主權基金的計畫,將償還政府債務列為優先事項,這反映出美國在面對債務挑戰時的政策調整[4]。這些動態不僅影響全球能源市場的供需平衡,也可能對國際投資者的資金配置策略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市場對於資產流動性和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
美國總統川普支持日本製鐵 (Nippo Steel) 收購美國鋼鐵 (US Steel)(X-US),並希望在G7峰會前完成關稅談判,顯示出美日貿易關係的緊密性[5]。同時,4月美國每日關稅收入達165億美元,創下新高,反映出川普政府新關稅政策的影響力,但仍未達到每日20億美元的目標[6]。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影響美國的貿易政策,也可能對全球供應鏈及市場信心造成波動,特別是在美日之間的關稅談判進程中,若日本利益受損,將可能延遲協議的達成,進一步影響市場情緒。
美國對蘋果等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徵收25%關稅,分析師指出,儘管這將對蘋果造成約9億美元的成本衝擊,但相較於在美國生產,支付關稅仍具成本效益,顯示蘋果不太可能將製造業務回流美國[7]。同時,美國FCC禁止中國實驗室進行電子設備測試,這一新規將影響約75%的電子產品測試,並可能導致全球科技產業鏈的區域化分割,進一步加劇中美科技競爭[8]。這些政策動向不僅影響企業的供應鏈策略,也可能重塑全球科技市場的競爭格局。

美股科技股面臨挑戰:輝達崛起與蘋果下滑,政策影響加劇

美股面臨投資風險上升的挑戰,知名分析師Jim Cramer指出,川普的貿易政策對科技巨頭輝達 (NVDA-US) 和蘋果 (AAPL-US) 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輝達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因出口管制大幅下降,顯示出政策的反效果[9]。同時,微軟因封鎖含有「巴勒斯坦」等敏感詞的郵件而引發內部爭議,這不僅影響員工的正常溝通,也反映出企業在政治敏感議題上的兩難處境[10]。這些事件顯示出美國科技公司在面對政策干預和社會責任時,必須謹慎應對,以維持市場信心和企業形象。
川普對哈佛大學及蘋果公司 (AAPL-US) 的強硬政策引發市場擔憂,尤其是對學術自由及企業運營的潛在影響,這可能進一步加劇美國與國際間的緊張關係[11]。同時,輝達 (NVIDIA)(NVDA-US) 在北士科新總部的宣布,驅動新紡 (1419-TW) 股價大幅上漲,周漲幅達56%,顯示出市場對於科技產業及其供應鏈的強烈信心[12]。這兩者的動態反映出當前市場在政策與科技創新之間的微妙平衡,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企業的長期影響。
輝達 (NVDA-US) 本周推出 NVLink Fusion,並與世芯-KY (3661-TW) 成為首批夥伴,推動股價上漲9%並重回半年線,顯示市場對其ASIC商機的期待。然而,蘋果 (AAPL-US) 連續8日下跌,市值蒸發超過3,900億美元,排名降至第三,反映出其在生成式AI領域的布局滯後及中國市場成長乏力的挑戰,顯示科技股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未來市場動態將持續受到關注[13][14]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台灣總部設於北士科,激勵士紙 (1903-TW) 本周股價飆升26.04%,創近22個月新高,顯示市場對其土地資產活化計劃的期待,儘管士紙仍面臨連續虧損的挑戰[15]。此外,士電 (1503-TW) 雖然本周漲幅達5.71%,卻遭遇三大法人連續賣超,反映出市場對於不同企業的信心差異。整體而言,士紙的未來發展仍被市場看好,尤其是在台幣升值的背景下,可能進一步提升其資產價值和投資吸引力。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下跌三黑K線

#下降三法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