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解除敘利亞制裁影響全球市場,台幣升值沖擊科技業,AI需求激增與比亞迪崛起成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解除對敘利亞制裁引發外交變革,台幣升值影響台灣科技業,市場需警惕地緣政治與經濟互動新趨勢
美國總統川普於沙烏地阿拉伯與敘利亞臨時總統沙拉會晤,宣布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顯示出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並承諾6000億美元的投資及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旨在穩定該地區局勢[1]。同時,台幣升值對中鋼 (2002-TW) 造成衝擊,導致其6月盤價下調每噸600元,反映出新台幣強勢對下游加工出口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儘管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有所改善,但台灣的出口動能仍需密切關注[2]。這些動態顯示出國際政治與經濟環境的相互影響,未來市場需警惕地緣政治變化對經濟的潛在衝擊。
特斯拉 (TSLA-US) 重新啟動中國零組件供應鏈,將於本月底開始運送零件至美國,以支持Cybercab無人計程車及Semi電動卡車的量產,顯示出其對未來電動車市場的信心。另一方面,Exante Data創辦人Jens Nordvig指出,美元的長期熊市才剛開始,機構投資者正在減持美元並重新配置資產,這可能會影響全球資本流動及市場情緒。建議增持歐元和黃金以對抗美元的潛在弱勢,顯示出市場對於不同資產的配置策略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未來的投資環境將更加複雜。
新台幣強勢升值,對台灣科技業造成顯著影響,尤其是半導體及零組件公司面臨利潤率下滑的風險[5]。中華信評指出,持續的經常帳順差及資本流入可能使台幣在未來幾季保持強勁,這將加大科技公司的外匯風險,因其營收多以美元計價而成本則以新台幣計算,導致利潤波動性增加[6]。若台幣持續強勢,可能促使製造業出走潮,進一步削弱台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因此市場需密切關注匯率變動對科技產業的長期影響。
韓元在美韓高層就外匯政策展開討論後上漲逾1%[7],顯示市場對兩國在匯率管理上達成共識的信心增強,尤其是在美國計劃於7月取消部分關稅的背景下,韓元的強勢表現反映出投資者對南韓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與此同時,中國股市因應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緩和而全線上漲,滬指重回3,400點,受惠於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調整,從34%降至10%[8]。此舉不僅有助於穩定中美經貿關係,也為市場注入了信心,特別是保險和銀行類股的強勁反彈,顯示出市場對於政策調整的正面反應,未來雙方的經貿合作有望進一步深化。
AI伺服器需求強勁,廣達與鴻海展現信心;比亞迪在新加坡取代豐田成為暢銷品牌
廣達 (2382-TW) 在法說會中透露,AI伺服器的營收比重將在全年達到70%,顯示出該領域的強勁需求,並將實現三位數成長。與此同時,鴻海 (2317-TW) 受匯率波動影響而將全年營收下調至顯著成長,儘管面臨匯率挑戰,但仍看好雲端網路及AI伺服器的需求,並已制定避險政策以減少影響,顯示出市場對於AI及雲端技術的長期信心。廣達則計劃加大對下一代GB300的研發投入,儘管可能影響營益率,顯示出其在高附加價值產品上的堅持,尤其是在電動車市場的布局,預示著未來成長動能的潛力。整體而言,儘管面臨匯率及市場不確定性,兩家公司均展現出對AI及高科技產品的強烈信心,顯示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9][10]。
寧德時代 (300750-CN) 即將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計劃以263港元的價格募資46億美元,成為2025年最大IPO,顯示市場對電動車供應鏈的熱情持續高漲[11]。同時,廣達 (2382-TW) 在第一季獲利年增超過60%,主要受益於伺服器需求的強勁增長,尤其是AI伺服器的表現亮眼,顯示出科技產業的結構性成長[12]。這些趨勢不僅反映了全球對電動車及AI技術的需求上升,也預示著相關產業在未來的投資潛力,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