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緊張緩解,川普轉向歐盟,市場信心與風險並存,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競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3 14:30
美中貿易緊張緩解,川普矛頭轉向歐盟,市場信心提升但仍需警惕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在與中國達成貿易休兵後,將矛頭指向歐盟,批評其貿易行為比中國更為惡劣,並強調美國在與歐盟的談判中擁有優勢,要求歐洲應承擔更多醫療費用[1]。同時,中國則取消對波音飛機的禁令,恢復交付,預計將在今年交付約50架,這對波音的業務將帶來即時提升,但若關稅問題未解決,交付計劃可能受阻[2]。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美中貿易關係的微妙變化,以及歐盟在全球貿易中的挑戰地位,市場需密切關注各方的進一步反應與策略調整。
花旗分析師指出,美中貿易關稅的急劇下調將為中國股票市場帶來正面情緒,並促進強勁漲幅,特別是在A股與港股市場的表現上,這一變化成為中國資產重估的重要催化劑[3]。隨著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從145%降至30%,而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則從125%降至10%,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有所提升。科技創新如DeepSeek-R1的推出,進一步強化了資產重估的核心動力[4]。然而,儘管貿易緊張緩解,花旗也警示這可能降低北京推出緊急刺激措施的動力,未來的經濟政策走向仍需密切關注。
美中經貿高層會談達成暫時協議,雙方同意降低關稅至30%和10%,並暫停額外關稅90天,顯示出美國在工業轉型與傳統就業間的矛盾日益明顯[5]。同時,台灣總統賴清德呼籲日本支持台灣加入CPTPP,並以半導體及AI產業為核心,構建非紅色供應鏈以對抗中國的貿易不公平[6]。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迫切需求,企業需重建韌性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並強調民主國家需共同捍衛貿易規則,市場競爭將更加依賴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暫時緩解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關稅戰無贏家,呼籲全球合作以維護穩定[7]。瑞銀則指出,這一協議對亞洲硬體市場情緒有利,特別是台灣的AI供應鏈受影響較小,預計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將達4390億美元[8]。然而,仍需警惕芬太尼關稅對PC出貨的潛在拖累,顯示出市場在樂觀與風險之間的微妙平衡,未來的AI硬體部署進展將成為關鍵觀察點。
台股因美中貿易緩和大漲,科技巨頭推陳出新引市場關注
台股今日在美中暫緩報復關稅的利多消息下,早盤一度飆升近500點,最終收漲200.6點,收於21330.14點,顯示市場對於貿易緩和的樂觀情緒,尤其是海運及DRAM股表現亮眼。陽明 (2609-TW) 和長榮 (2603-TW) 受益於關稅減免,南亞科 (2408-TW) 和華邦電 (2344-TW) 也因韓國DRAM廠商調漲報價而強勁反彈,整體成交金額達3329億元,顯示資金流入活躍。另一方面,萬事達卡 (MA-US) 利用AI技術強化詐騙偵測,顯示金融科技在風險管理上的重要性,未來將可能影響相關金融股的表現,因此整體市場情緒仍需關注後續的政策動向及科技創新對市場的長期影響。
蘋果(AAPL-US)計畫於2027年推出全玻璃iPhone,這一創新設計將取消螢幕開孔與瀏海,顯示出其在產品設計上的大膽轉型[11]。同時,阿里巴巴(BABA-US)的「三位一體」戰略也在逐步成形,蔡崇信強調未來所有業務將由AI驅動,顯示出科技巨頭在數位轉型上的競爭意圖[12]。這些趨勢不僅反映出科技產業對創新與效率的追求,也暗示著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依賴於先進技術的應用。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演進,Perplexity計劃募資5億美元,估值將達140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AI搜尋引擎的高度期待,尤其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推崇下,該平台的潛力愈發受到關注[13]。同時,三星推出超薄Galaxy S25 Edge,厚度僅5.8毫米,意在搶佔市場先機,對蘋果即將發布的iPhone 17形成直接競爭,並強調其在晶片部門挑戰中的成長策略[14]。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科技巨頭間的競爭加劇,也顯示出消費者對創新產品的渴望,未來市場將持續受到AI及智慧型手機技術進步的驅動。
美中貿易協議的初步達成,將關稅削減115個百分點,為航運業帶來出貨潮及運價上漲的利好[15],預計在接下來的四到六週內,貨櫃運輸需求將顯著增加。然而,仍有30%的關稅存在,將影響進口商的成本結構及美國消費者的價格壓力。物流專家指出,若未來無法達成長期協議,將使貿易規劃面臨挑戰,並可能導致供應鏈成本進一步上升,影響整體市場的穩定性。隨著運輸需求的上升,海運價格的波動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企業需謹慎應對這一變化帶來的風險。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帶量突破均線糾結
#高盈餘高毛利
#偏強機會股
#波段上揚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