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元貶值引發避險需求,美國貿易政策挑戰與科技產業動態交織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元貶值引發市場避險需求,美國貿易政策面臨挑戰與地緣緊張局勢升高

美元貶值超過8%,反映出貿易戰及政策不確定性對其全球主導地位的衝擊,投資者轉向黃金和國債等避險資產,顯示市場對未來經濟的擔憂[1]。同時,英美貿易協議雖然降低了英國對美國的鋼鐵和汽車關稅,但對於美國是否擁有中企投資否決權的爭議仍在持續。英國政府強調協議中並無此類條款,顯示出兩國在經濟安全領域的合作仍需謹慎處理[2]。整體而言,美元的疲軟可能在短期內促進出口,但長期來看卻可能加劇通脹壓力,影響家庭購買力,進一步挑戰美國的經濟政策。
在美國企業財報會議中,「關稅」的提及次數超過350次,顯示出企業對未來經濟放緩的擔憂。尤其在川普公布加徵關稅計畫後,超過六成CEO預期經濟將放緩,部分企業因此調整財測[3]。此外,OPEC+增產導致國際油價跌至四年新低,對美國頁岩油業者造成壓力,預測2025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將下修至1342萬桶,活躍鑽井平台數量持續下滑。若油價低迷,可能引發裁員與產量減少[4]。這些因素顯示出美國企業在面對政策不確定性與市場波動時,正積極調整策略以應對未來挑戰。
歐洲央行管委Simkus強調通膨放緩趨勢明顯,預測將在6月進一步降息,以應對地緣政治及經濟變數的挑戰[5]。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進口商品最低10%關稅政策,並對特例豁免持開放態度,顯示出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的靈活性,意在促進製造業及減少貿易逆差[6]。這些政策動向反映出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市場需密切關注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及貿易政策的進一步發展。
美國政府正積極推動與格陵蘭簽署「自由聯合協定」(COFA),旨在加強與該地的戰略經濟關係,以對抗中國和俄羅斯在北極的影響力。這一動作可能會引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升高[7]。同時,美元走弱使得黃金價格上漲逾1%,並在中美貿易談判前吸引投資者避險,顯示出市場對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敏感反應。黃金自年初以來漲幅已超過27%[8]。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美國在全球戰略布局上的調整,也顯示出投資者對於貴金屬的需求持續增強,未來市場將密切關注美國與格陵蘭的進一步談判及中美貿易局勢的發展。

科技巨頭布局擴增實境與半導體市場,特斯拉股價回暖,松下面臨挑戰,AI晶片出口管制升級

蘋果 (AAPL-US) 預計於 2026 年底推出的智慧眼鏡計畫,顯示出其在擴增實境 (AR) 領域的積極布局,並意圖超越競爭對手 Meta,這一策略將可能改變市場格局[9]。同時,台積電 (2330-TW)(TSM-US) 4 月營收再創高,顯示出半導體需求持續強勁,並且新台幣轉貶的情況下,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仍具韌性[10]。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科技產業的持續成長,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尤其是在 AR 技術和半導體領域的交集上,未來將可能引領新的投資熱潮。
另一方面,特斯拉 (TSLA-US) 股價因無人駕駛計程車計畫及貿易政策改善而強勁上漲,盤中一度觸及307.04美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期待逐漸回暖[11]。然而,松下控股 (Panasonic Holdings) 宣布裁員1萬人並計劃提列近9億美元的重整費用,顯示其面臨結構性挑戰,尤其是在日本市場的業務整併[12]。儘管如此,松下的電動車電池業務仍預期將受益於特斯拉等車廠的需求增長,這反映出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中,企業需靈活調整策略以維持獲利能力。整體而言,特斯拉的股價回升與松下的重整計劃,揭示了科技與傳產在市場動態中的相互影響,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此外,美國參議員科頓提出的「晶片安全法案」旨在強化對AI晶片的出口管制,要求商務部強制安裝定位追蹤系統,以防止技術非法轉移至中國,顯示出美國對於半導體技術安全的高度重視[13]。隨著兩黨對限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共識加強,川普亦宣示將撤銷拜登時期的出口限制,這一系列動作可能會對全球AI晶片市場及中國的技術進步造成深遠影響,尤其是在輝達等企業面臨的走私問題上,進一步凸顯了美方對於監管的迫切需求,預示著未來科技競爭將更加激烈。

美銀警告美股反彈接近尾聲 投資人撤資248億美元

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警告美國股市反彈可能已接近尾聲,因為過去四週內投資人撤回約 248 億美元,顯示市場已進入「買預期、賣事實」的階段[14]。儘管標普 500 指數自 4 月以來上漲 14%,但整體仍下跌 3.7%,這突顯了市場情緒的脆弱。與美股的疲弱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精成科 (6191-TW) 因收購日商 PCB 廠 Lincstech 重新回到成長軌道,股價上漲 9.5% 並站上所有均線,預計 2024 年稅後純益將達 28.45 億元,顯示出其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市場的潛力[15]。這一對比反映出市場對於不同產業的信心差異,因此投資人應謹慎評估未來的資產配置。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偏弱機會股

#波段回檔股

#均線指標下殺

#帶量跌破均線糾結

#動能指標下跌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