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2兆市值灰飛煙滅!美國對等關稅核彈衝擊中國儲能市場 摧毀全球供應鏈​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10 11: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2兆市值灰飛煙滅!美國對等關稅核彈衝擊中國儲能市場 摧毀全球供應鏈​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近期針對進口商品的大規模加稅政策在全球儲能領域掀起軒然大波,根據 24 潮產業研究院統計,光是周一 (7 日) 跟周二(8 日),中國儲能上市公司總市值蒸發近 4500 億元人民幣(約 2.04 兆台幣),減幅高達 15.92%,這場劇烈震盪不僅折射出美國在全球儲能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更揭露中國在海外市場遭遇的嚴峻挑戰。

作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之一,美國去年儲能裝置需求預計達 40GWh,佔全球 20%,主要因為燃煤電廠加速退役,全美 70% 電網系統已運作超過 25 年,再生能源發電佔 2021 年的 21% 激增至 2024 年的 35%,光電裝置容量較 2017 年成長 71%。


然而,風能與太陽能發電的間歇性特徵導致電網調峰壓力劇增,加州等地區的棄光率已突破 20%,午間時段淨負荷驟降造成儲能系統成為剛需。

在此背景下,美國儲能市場展現出驚人的發展潛力。根據 LBNL 數據,2018-2023 年間獨立儲能計畫年增規模從 14GW 躍升至 219GW,電網輔助服務需求催生出頻率調節、備用容量等多元化應用情境。

此外,《通膨削減法》(IRA) 的推出進一步加碼政策紅利,將 ITC 稅收抵免延長至 2033 年,獨立儲能項目可享受 30% 基礎補貼,加上「本土製造」「能源社區」等附加條款後最高可達 70%。以特斯拉為例,其儲能設備在美本土化生產可將毛利率提升 13.6 個百分點。

中國企業在這一輪產業擴張中扮演關鍵角色。中國去年首季對美鋰電池出口額達 153.15 億美元,占出口總量的 25%。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企業斬獲美國儲能訂單規模達 65.78GWh,佔全球出海訂單的 33.63%。這些項目廣泛分佈於加州、德州等地,涵蓋電網調頻、風光配儲等多種應用場景。

然而,隨著 IRA 實施,「本土製造」門檻的提升正擠壓中國企業的利潤空間。

某重量級企業主管說:「美國客戶要求電池組件本土採購比例不低於 40%,這對我們的供應鏈佈局提出嚴峻挑戰。」

國際貿易摩擦的升級也讓局勢更複雜。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對中國的鋰電產品加稅稅率達 84%,涉及進口額 462.62 億美元。這項措施不僅推高中國企業成本,也引發全球供應鏈重構。日本、韓國等競爭對手趁機搶得市佔率,歐洲企業則加速本土化生產佈局。

根據 CESA 儲能分會數據,中國儲能企業海外訂單中,北美市場佔去年的 68% 降至 54%。

面對複雜局面,中國企業正積極尋求破局之道。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重量級廠商加快在美建廠步伐,國軒高科則透過技術授權模式繞開關稅壁壘。產業協會正在推動建立「雙循環」供應鏈體系,打算在東南亞、南美佈局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中國儲能市場也迎來政策利多,《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今年裝機規模達 30GW 的目標,為產業提供緩衝空間。

美國的對等關稅風暴正重塑全球儲能產業格局,美國憑藉市場規模和政策優勢鞏固主導地位,中國則在技術創新與全球化佈局中尋找新機會。

觀察人士表示,短期陣痛不可避免,但能源轉型的歷史潮流不可逆轉。誰能率先突破技術瓶頸、建立韌性供應鏈,便能在下一輪競爭中佔據先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