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型投資 最新產業研究報告》 川普開打史上最強關稅戰:內容、時序、全球衝擊一次看
蔡慶龍分析師(摩爾投顧) 2025-04-08 14:48

政策時序與執行內容
川普於 2025 年初重啟關稅戰,強調將以關稅作為經濟、外交、財政三大領域的核心工具。2 月開始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以國安為由,針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祭出第一波關稅。接著自 4 月 5 日起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 10% 基本關稅,4 月 9 日則依各國對美貿易順差比重加徵「對等關稅」,中國總稅率達 54%。其中汽車率先被課 25%,鋼鋁、藥品、半導體等也被列入後續評估清單。
對等關稅針對對美順差過高國家加徵額外關稅,計算方式是順差占出口額的一半,如台灣出口美甚多 64% 的一半是 32%。另對美貿易逆差的國家還是有基礎 10% 關稅。
目前重災區在汽車市場,據經濟學人估計,關稅可能帶給美國幾百億稅收,但汽車價格可能提高 25%。所以馬斯克不斷勸說川普不要實施對等關稅,理想的情況是走向零關稅,進而有效地在歐洲和北美之間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
國際回應與談判情勢
中國於 4 月 7 日正式反制,對美商品課徵 34% 關稅,當然對美國不痛不癢,所以還有多項商品特別限制,尤其是中國擁大量的稀土,並同步推動國內內需振興。川普隔日回應,若中方不退讓,美國將再加徵 50%。歐盟尚未採取實質行動,正考慮以數位監管規則限制美國科技巨頭。日本方面則搶先與美方接觸,首相石破茂與川普通話後,日本成功爭取到優先談判順位。白宮證實已有近 70 國表達協商意願,包含以色列等盟國,也代表川普政府對談判仍保有一定彈性空間。
這波關稅政策不僅是貿易手段,更被視為川普重構美國經濟結構的手段之一。其目標包含推動製造業回流、加速供應鏈在地化,並以關稅收入抵銷企業減稅帶來的財政壓力。此外,此舉也試圖取代部分傳統制裁方式,打造新的經濟談判。
出口商稅收抵免成為潛在配套
因應可能的報復性關稅壓力,川普團隊正考慮推出「出口商稅收抵免」政策。該提案將補貼美國企業在出口商品與服務時所承擔的額外關稅成本。雖仍需國會批准,且執行細節未定,但已反映白宮正評估配套措施以穩住製造業與企業支持度。儘管內部仍有分歧,這項構想透露出政府對關稅副作用的警覺。
後續觀察重點與總結
未來幾週關鍵在於 IEEPA 訴訟是否將限制總統課稅權力,中國是否擴大反制、甚至結合匯率與出口補貼工具,亦值得關注。整體來看,這波關稅戰不僅是選舉操作,更具長線意圖,要特別留意出口導向產業、地緣風險轉嫁區域、以及美國內部製造業與科技政策的互動變化。想第一時間知道哪些股票可以逢低進場,請先加入慶龍老師官方 LINE,輸入 @ai8085 或點擊文章下方連結,盤中 & 盤後會有二通免費 CALL 訊,帶你掌握現在看見未來。
「價值型投資」最新盤後解盤節目

每天二 + 一則免費 CALL 訊
加入價值型投資 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3rueKmz
文章來源: 蔡慶龍分析師 - 摩爾投顧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2025掌握債券投資契機主動 + 靈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