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38%海外增速破紀錄!比亞迪撼動全球車市 英老牌財經媒體罕見大讚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3-27 15:4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38%海外增速破紀錄!比亞迪撼動全球車市 英老牌財經媒體罕見大讚(圖:Shutterstock)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2024 年財報顯示,全年總營收年增 29% 至 7771 億人民幣,其中海外市場表現特別搶眼,營收成長 38% 至 2218 億人民幣,海外增速遠高於國內,這一創歷史紀錄的表現也在全球汽車業掀起新一輪關注熱潮,甚至獲得英國《金融時報》罕見正面稱讚,該英國老牌財經媒體認為,比亞迪的強勢源自企業的垂直整合能力和王傳福的個人能力。

從控制電池生產的鋰礦到汽車組裝工廠,比亞迪幾乎不假外力,業務範圍遍及新能源汽車的各個角落,這點與歐美企業的外包思維完全不同。


過去三年,比亞迪也加速推動全球化策略,業務涵蓋全球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突破 40 萬輛,較 2023 年成長 170%。為因應日益增長的海外市場需求,比亞迪近期斥巨資訂購全球最大滾裝船,該船甲板面積堪比小型航空母艦,單次運輸能力達 9200 輛汽車。

同時,比亞迪在歐洲、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地的生產基地陸續投產,實現在地化組裝與交付,有效規避國際貿易壁壘。

這種獨特的垂直整合經營模式成為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從鋰礦開採到動力電池生產,再到整車製造與銷售,比亞迪建構起全產業鏈控制體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斯拉、蘋果等企業普遍採取專業化分工模式,專注於核心技術與品牌營運。

《金融時報》指出,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當下,比亞迪的「自給自足」模式展現出強大抗風險能力。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關鍵零件供應緊張時期,比亞迪憑藉自有電池產能持續擴大市佔率。此外,王傳福個人也在比亞迪崛起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金融時報》還證實一個多年前的傳聞,也就是比亞迪創業之初,為了向外國投資人證明自家技術安全性,王傳福當著他們的面將一杯電池溶解液一飲而盡。

根據《彭博資訊》數據,雖然王傳福身價高達 300 億美元,但生活堪稱「乏味」,他的住處與公司之間保持著步行可達的距離,除了回家就是上班。在比亞迪的管理上,王傳福以「微操」著稱,在很多大企業家看來可管可不管的小事,他都會親自過問,像是有個營業單位想給員工發點水果,都要徵求他的同意。

技術突破成為比亞迪征服海外市場的殺手鐧。近期發表的「充電 5 分鐘續航 400 公里」的「兆瓦閃充」技術,被美國汽車專家視為中國汽車產業的「DeepSeek 時刻」。

比亞迪的崛起正改寫全球汽車產業版圖,《紐約時報》更示警稱當中國新能源車廠填補歐美市場空白時,堅持燃油車戰略的美國恐將淪為「大號古巴」。

數據顯示,去年比亞迪在歐洲市佔率提升至 8%,在東南亞部分國家甚至超越豐田成為最暢銷汽車品牌。

根據專家分析,憑藉每輛車平均低於競爭對手 30% 的成本優勢,比亞迪預計在未來三年內躋身全球前三大車行列。

《彭博資訊》也指出,當中國車廠開始制定產業標準時,所謂的「產能過剩」論調便不攻自破,0 全球市場正以真金白銀為中國智造投票。正如美國前財長葉倫訪中時所言:「不是中國產能太多,而是我們的準備太少。」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