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AI用電需求疑慮 台電:協和電廠更新計畫有利北北基穩定供電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2025-02-21 19:05

國科會旗下智庫 DSET 昨 (20) 日發布報告,分析台灣半導體產業水電使用需求,並關注電力北送的挑戰,台電回應,政府已將半導體、AI 新興技術等用電需求納入長期規劃。該報告強調台灣目前雖無缺電疑慮,但高度仰賴區域調度,台電強調,針對北部區域的電源開發,正積極推動協和更新計畫,就近供電,將有助於平衡區域供電,減少跨區送電的依賴,對於北北基穩定供電更是關鍵。
台電指出,在長期電力供給規劃方面,不含再生能源新增量,目前規劃 2024 至 2033 年大型機組裝置容量淨增加 1,786 萬瓩,大於預估用電需求成長,可確保供電穩定。
台電進一步指出,台灣整體不缺電,但北部地區長期依賴中、南部地區的電力輸送,影響區域供電穩定性。長途輸送電力除將增加能源耗損,也將增加電網負荷及風險。反之,如果每個區域自己都有充足的電源,可避免過度仰賴外援,並就近供應電力,提升電網韌性,因此電源開發須以「區域平衡」為原則,才能有效降低風險。台電於北中南地區皆加速推動興建燃氣機組,盼各界持續支持電力建設興建,共同提升電力供應的韌性和穩定性。
台電表示,隨著北東電網內機組陸續除役,需靠區域外其他電廠長途輸送電力,影響電網穩定。因此推動協和電廠「以氣換油」,就地新建自主電源也能維持供電的區域平衡。
台電說明,電力供應不只需要充足的電源,也需要相對應的電網建設。台電持續推動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穩健執行電網分散工程,逐步降低電網集中風險及穩定區域供電,並透過電網擴充更新、廣增儲能設備及推動變電所屋內化,提升設備穩定程度,達到穩健電網體質,提升電網整體韌性。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