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8) 日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決議電價凍漲。但在台電年年虧損下,仍有工商團體預期未來恐怕仍是年年調漲,三三會企業交流會表示,唯一解方就是調整能源政策,將「非核家園」改為「低碳家園」,持續發展核電,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三三會表示,對此次決議不調漲電價,工商界予以尊重,但之後還是有可能調漲,仍會對民生和產業造成重大影響,此外政府以補貼、增資等方式協助台電解決財務缺口,這些也是人民納稅的錢。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8) 日召開電價審議會,會後決議凍漲電價,並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對電價凍漲,國內工商團體包括工商協進會、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對政府穩定物價,表達贊同與肯定,也呼籲朝野能達成共識,未來確保台電的財務健全。工商協進會表示,審議委員會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此次決議凍漲,對政府穩定物價的態度持贊同與肯定。
台股新聞
今 (28) 日電價審議會決議 4 月電價暫時凍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指出,為穩定國內物價,台電長年扮演「擋土牆」角色,並轉達審議委員意見,強調國際燃料成本的上漲以及台電自行吸收成本,才是造成巨額虧損主因,此外,維持空屋供電的不敷成本,雖佔較小比例,但也被檢討是導致台電額外支出的因素。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28)日召開 114 年第 1 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記者會由次長賴建信主持,他表示,審議會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慎重看待電價對物價的影響,決議本次電價不調整,並請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穩健台電財務體質。
台股新聞
電價調漲委員會於今 (28) 日下午舉行,將公告 4 月電價調漲幅度,電價調漲委員、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會前表示,電價調漲看來勢在必行,若調漲用電引發民怨,他認為「誰決定就誰負責」。許舒博表示,他認為造成台電重大虧損的部分,仍在再生能源購置的部分,台電的發電原料燃煤、天燃氣今年實際價格往下降,但台電仍以 2023 年的燃料價格進行估算,有點高估差額。
台股新聞
今 (28)日下午將召開電價審議會,決定 4 月新電價,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台電負債中的 3000 億元和之前電價凍漲有關,若能撥補,對台電財務「有非常顯著的幫助」,但他也表示,台電要從經營跟管理上面去努力,並建議財務改善可運用的管理工具很多。
台灣政經
今 (24) 日上午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指出四年來撥補台電超過 3000 億元,電價卻仍持續上漲,台電強調,政府過去增資台電 2500 億元並非補貼,而是投資台電規劃的「穩定供電建設方案」,無法填補台電為減緩物價衝擊導致的虧損,台電並強調,近年來竭力扮演「物價消波塊」的角色,也間接抑低我國的物價指數。
台灣政經
電價審議會預計在本周五 (28) 日開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目前正審查電業法修正草案,外界關注此波電費將調漲多少?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 (24) 日表示,電價一旦調漲,將影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及民生用電,這是兩難的局面,期待朝野能協商取得共識,好好往前走。
台股新聞
台電財務虧損,引發外界質疑圖利光電業者,對此森崴能源 (6806-TW) 今 (20) 日說明,去年賣給台電的再生能源光電金額僅有 1.06 億元,約占全年營收 0.54%,主要的電力銷售客戶多為民間企業,盼外界勿產生誤解。 台電財務持續虧損,主因為電價未跟著燃料上漲,加上無法使用核電,只能以躉購費率買綠電,卻被質疑圖利特定光電業者,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於昨 (19) 日澄清,包括雲豹能源 (6869-TW) 等四大能源公司有 8 成的光電都是賣給民間,剩下 2 成才買給台電,以去年計算價格在 15 億元以內,並非台電虧損主因。
台股新聞
經濟部將於三月底前召開電價審議會,討論四月電價是否調漲,因民生用電多次凍漲,致台電近年虧損部位加大,四月電價漲聲響起。對此,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 (12) 日表示,電價調升無可厚非,但牽涉到工業、民生用電等問題,仍盼朝野經協商後,能達成共識解決。
台灣政經
立法院今 (11) 日審議總預算覆議案,行政院針對日前提出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覆議案進行報告及詢答,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時提出 3 大窒礙難行之處,他並強調,撥補台電 1 千億元若遭刪除,將迫使台電最後只能調漲電價,進而民生物價上漲、國人生活負擔加重,期盼立院以人民福祉為依歸,理性討論,支持覆議。
台股新聞
經濟部將於 3 月底前召開電價審議會,針對電價是否調漲?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7)日表示,因行政院擬補貼台電的千億預算遭刪除,經濟部還在努力希望能爭取國會支持,希望立院支持台電,至於電價,依法仍要由電價審議委員會的委員討論決定,經濟部只是執行單位。
台股新聞
歷時七年,昨 (26) 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 (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通過環評大會審查,台電表示,感謝環評委員以及各界的支持與鞭策。協和更新計畫自提 2017 年底提出,透過環評機制的理性討論與專業分析,持續精進開發方案、提出 3 個版本,以產出能確保民眾用電權益,同時降低環境影響的最佳方案。
台股新聞
有關今 (24) 日再生能源公會對台電販售「低碳電力 RE30」提出擔憂,台電表示,RE30 是補充綠電市場商品,購買用戶須先向民間購買綠電,不足部分再由本商品補充,是與民間合作,以滿足用戶的綠電需求;此外,綠電與市電分開處理,不會出現「灰電漂綠」的問題。
台股
國科會旗下智庫 DSET 昨 (20) 日發布報告,分析台灣半導體產業水電使用需求,並關注電力北送的挑戰,台電回應,政府已將半導體、AI 新興技術等用電需求納入長期規劃。該報告強調台灣目前雖無缺電疑慮,但高度仰賴區域調度,台電強調,針對北部區域的電源開發,正積極推動協和更新計畫,就近供電,將有助於平衡區域供電,減少跨區送電的依賴,對於北北基穩定供電更是關鍵。
台股新聞
重電廠亞力 (1514-TW) 受惠台電以及半導體海外建廠訂單暢旺,激勵亞力今 (20) 日股價漲勢凌厲,強攻漲停鎖住 108 元。此外,其他重電廠華城 (1519-TW) 進逼漲停,士電 (1503-TW) 及中興電 (1514-TW) 也都大漲逾半根停板。
台股
今 (7) 日北方冷高壓逐步南下,台灣東北季風增強,有助風電出力,台電表示,今日清晨瞬間風力發電量飆破 3.1GW,創下歷史新高,且整日風電穩定出力佔比在一成以上。再生能源穩定出力不僅進一步擴大燃煤機組降載幅度,也讓機組歲修規劃更有餘裕。台電指出,從昨夜開始風力發電量持續增加,今日清晨 5 時 21 分瞬間風力發電量突破 3.1GW,刷新歷史紀錄,至今持續維持此水準穩定發電,佔發電佔比約一成。
台股新聞
中華電信 (2412-TW) 積極推動智慧電表的 FAN(Field Area Network) 通訊模組,將低壓用戶的用電資訊精準傳送至台電,實現電力供需調度的最佳化。去年底領先業界,通過台電「推廣用戶端能源管理服務合作原則」計畫 (Route B) 的符合性測試及交互可用性測試。
台股新聞
2025 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昨 (21) 日三讀通過,總預算被砍至 2.92 兆元。和碩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認為,目前統刪、沒有清楚分門別類的方式,不是一個好辦法,且三黨的討論太過激烈,呼籲回歸理性。 童子賢表示,經濟繁榮與稅收健全,對台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且民主繁榮、安定安全都是建立在經濟發展健全的基礎上,有健全的稅收才有良好的施政。
台灣政經
2025 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昨 (21) 日三讀通過,刪減幅度逾 6%,總歲出降至 2.92 兆元。對此,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 (22) 日表示,刪減預算之後總歲出仍有 2.9 兆元,還是比去年的 2.725 兆元多,認為對政府的運作不會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