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經濟學人:不僅AI震撼世界 中國醫藥也讓全球驚豔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2025-02-19 11:15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進步引發了全球的矚目,在生物科技方面的快速崛起同樣引起全球的關注。《經濟學人》本月 16 日報導,內文提及中國震撼世界的不只有人工智慧,其醫藥技術也讓全球驚豔,中國企業不僅在仿製藥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更在創新藥物研發上展現強大的競爭力。下文摘自該報導。

癌症免疫療法藥物 Keytruda 是史上最賺錢的藥物之一。自 2014 年上市以來,Keytruda 已為其製造商默克帶來了超過 1,300 億美元的銷售額,去年單年銷售額達到 295 億美元。


然而,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康方生物(Akeso)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晚期臨床試驗中取得了顯著成果,一款實驗性藥物的患者無病生存時間達到了 11.1 個月,幾乎是默克公司(Merck)(MRK-US) 旗下的癌症免疫治療藥物 Keytruda 的兩倍。這項結果不僅令人震驚,也突顯了中國企業在全球藥物研發領域的崛起。

中國藥企不僅以生產仿製藥聞名,現如今更在創新藥物的研發上走在前面。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新藥開發國,僅次於美國。西方製藥公司由於專利藥物即將到期,預計到本世紀末,每年將損失高達 1,400 億美元的銷售額,因此越來越多地尋求與中國企業的合作。 去年,西方製藥公司簽訂的大型授權 (價值 5000 萬美元或以上) 交易中,近三分之一是與中國企業達成的,是 2020 年的三倍。

顧問公司 LEK 估計,在此期間,西方從中國獲得的藥品授權總價值成長了 15 倍,達到 480 億美元。去年 11 月,默克公司向另一家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LaNova Medicines 支付了 5.88 億美元,以獲取類似康方生物生產的療法的權利。

中國政府早在近二十年前就將生物科技列為策略重點,2015 年後,藥品監管機構的改革進一步加速了產業的發展。透過增加人員和清理積壓的藥品申請,初次人體試驗的核准時間從 501 天縮短至 87 天。同時,國內市場的龐大需求吸引了許多國際製藥巨頭進入中國,推動了技術和人才的流入。私人投資在中國生技產業的成長也顯著,從 2016 年的 10 億美元成長至 2021 年的 134 億美元。

隨著更多人才和資金的投入,中國企業已經超越了對西方藥物的簡單複製。他們不再等待專利到期並生產相同的仿製藥,而是採用了「快速跟進者」策略——在現有藥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以提升安全性、療效或遞送方式。藥物開發通常始於識別目標,通常是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或基因。隨後,科學家尋找可以阻斷或增強該目標功能的分子。由於快速跟進者並非從零開始,他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進行試驗。

從 2021 年到 2024 年,中國正在開發的藥物數量增加一倍,達到 4,391 種。快速跟進者和完全原創的療法佔據了近 42%。

康方生物(Akeso)創辦人夏瑜(Michelle Xia)表示:「我們可以比世界上任何地方快兩倍甚至三倍。」她認為,臨床試驗——即藥物開發中最漫長且最昂貴的階段——在中國進行的速度比西方更快,因為在中國更容易快速招募到龐大的患者群體,而政府也大力支持醫院和醫生的研究。

然而,很少中國公司直接在美國銷售其藥物。相反,他們更傾向於透過授權交易:公司將其藥物在中國以外市場的銷售權出售,以換取預付款、基於里程碑的費用以及未來銷售的版稅。康方生物開發的 Keytruda 競爭藥物已授權給美國生技公司 Summit Therapeutics,前期支付 5 億美元,並可能額外支付高達 50 億美元,同時康方生物還能獲得部分版稅收入。

另一種方式是「NewCo」模式,即中國製藥公司將其臨床資產剝離出來,成立一個獨立的美國實體,由經驗豐富的當地管理團隊運作。母公司保留部分所有權,在藥物成功後,除了版稅收入之外還能獲得更多收益。投資銀行 Jefferies 估計,自 5 月以來,已有約 8 家公司採用​​此模式。

儘管中國生物科技產業蓬勃發展,但授權交易的增加掩蓋了資金短缺的問題。 2024 年,中國生物科技領域的私人投資降至七年來的最低水準。這與全球生物科技市場的放緩趨勢密切相關。投資者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能夠產生現金流或具有國際潛力的公司。總部位於舊金山的投資者 Jimmy Zhang 指出,許多目前的授權交易可能只是過去融資熱潮的產物,如果沒有新的投資,中國的藥物開發管線可能會逐漸枯竭。

中美緊張關係加劇,更恐衝擊中國生技企業。美國的藥物價格監管相對寬鬆,使得美國市場成為中國生物科技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隨著美國加強限制與中國高科技產品的貿易政策,中國生物科技產業可能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儘管透過授權交易向​​美國市場銷售藥品的模式可能提供有限的保護,但地緣政治風險仍影響著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

中國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快速進展不僅展現了其在藥物研發方面的潛力,也凸顯出在全球製藥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儘管面臨資金和地緣政治風險,中國的生物科技公司依然在創新和市場拓展中展現出強大的活力。未來,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將是中國生物科技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