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54分鐘從倫敦到紐約 馬斯克稱250億美元可建跨大西洋隧道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2025-02-19 12: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馬斯克稱250億美元可建一條跨大西洋隧道(圖:Shutterstock)

據外媒報導,億萬富翁企業家、The Boring Company 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提出一項宏偉計畫,徹底改變跨大西洋旅行方式:建造一條高速隧道,讓倫敦與紐約的通行時間縮短至僅 54 分鐘。此大膽構想被不少人視為科幻情節,既引發熱議也招致質疑。

馬斯克的隧道計畫是其改變全球交通方式的更宏大願景之一。他聲稱,其基礎建設與隧道挖掘公司 The Boring Company 能以遠低於預估的 20 至 25 兆美元成本完成此壯舉。馬斯克在社群媒體上大膽表示,「The Boring Company 的成本可以減少 1000 倍,」暗示該項目可能僅需約 250 億美元。


這條隧道將採用最先進的真空管技術,創造接近無摩擦的環境,使加壓載具能以每小時 4,800 公里的速度行駛。理論上,此技術能將倫敦與紐約之間的航程從目前的 8 小時縮短至不到 1 小時,甚至比馬斯克先前推廣的 SpaceX Starship 火箭地球內部旅行方案還要快。

雖然目前尚無正式設計方案,但相關構想涵蓋從海底隧道到由纜線固定的浮動結構等多種可能性。儘管技術上可行,這項工程規模將遠超現有的基礎建設奇蹟,例如長 37 公里的英法海底隧道 (Channel Tunnel),該隧道歷時 6 年建造完成。

建造跨大西洋隧道將面臨巨大工程挑戰。舉例來說,目前歐洲最大基礎建設計畫之一的費馬恩海峽隧道 (Fehmarnbelt Tunnel) 將連接丹麥與德國,長度 18 公里,海下深度達 130 英尺,預計 2029 年完工,旨在提供更快捷、更環保的交通方式。而馬斯克的隧道計畫則長達 3,400 英里 (約 5,470 公里),所需資源、技術與時間將遠超現有基礎建設水準。據《Newsweek》估算,若使用現有技術建造如此規模的隧道,可能需要約 782 年才能完工。馬斯克聲稱能以更少資金、極短時間內完成,將高度仰賴自動化建設及真空管技術的突破。

類似的 Hyperloop 超級高鐵計畫此前已面臨延遲與財務困境。The Boring Company 於拉斯維加斯推動的 Las Vegas Loop 地下環線項目亦因監管罰款與施工挑戰,使外界對該公司能否將此技術擴展至跨大西洋規模產生疑問。

馬斯克的發言引起了熱烈討論與批評。有人將其視為邁向未來的重要一步,但也有人質疑其可行性,甚至批評馬斯克過去屢次未能兌現宏大承諾。例如他先前預測特斯拉自動駕駛計程車將於 2020 年問世,以及人類將於 2024 年登陸火星等計畫,至今皆未實現。

儘管如此,跨大西洋隧道的概念仍與馬斯克的長遠目標一致,即重新定義全球交通方式。無論是隧道、火箭還是超級高鐵,全球對更快速、更有效率交通的追求正持續升溫。例如費馬恩海峽隧道計畫顯示,海底基礎建設不僅可行,還能降低環境影響並縮短旅程時間。

隨著馬斯克不斷挑戰可能性的疆界,全球正關注這項計畫能否從夢想變為現實。雖然「54 分鐘穿越大西洋」或許仍是遙不可及的願景,但這再次凸顯了人類對未來交通方式的無限想像與追求。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