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機構:2025年中國晶片製造設備採購量將下降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25-02-12 17:2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機構:2025年中國晶片製造設備採購量將下降(圖:shutterstock)

根據一份顧問報告指出,在經歷了 3 年的增長後,中國的晶片製造設備採購量預計將在今年下降,原因是產業正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以及美國制裁帶來的更多限制。

研調機構 TechInsights 表示,至少在過去兩年,中國一直是晶圓製造設備的最大買家,2024 年購買了價值 410 億美元的工具,占全球銷售額的 40%。


但 TechInsights 資深半導體製造分析師 Boris Metodiev 在一次線上研討會上表示,今年中國的支出預計將下降到 380 億美元,年減 6%,其在全球採購中的占比將下降到 20%,這將是自 2021 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他表示:「我們可以預見到,由於出口管制和產能過剩,中國的支出將會放緩」。在 2023 年和 2024 年,由於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下滑,整體市場經歷了低迷,而中國是全球晶圓製造設備領域的增長引擎。

美國制裁與中國的應對

美國實施了一系列制裁,旨在阻止中國獲得和生產可能幫助其發展用於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晶片,或以其他方式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晶片,因此,中國的許多採購都是由囤積行為所驅動。

儘管華盛頓做出了種種努力,但中國晶片公司仍在不斷取得進展,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 (SMIC) 和受到美國制裁的華為去年通過採用更昂貴和費力的方法,生產出了一款先進晶片。

它們還大量擴張到成熟節點晶片領域,大幅提高了產能,並從台灣競爭對手那裡奪取了市場份額。中芯國際周三表示,它看到了成熟節點晶片的供應過剩風險。

中國領先的設備製造商,包括北方華創 (Naura Technology Group) 和中微公司 (AMEC) 一直在全球擴大其足跡,Metodiev 表示,就銷售額而言,北方華創現在是全球第七大設備製造商。

雖然中國一直在努力提高晶片製造設備的自給自足能力,但 Metodiev 表示,其最大的弱點仍然是光刻系統,以及測試和組裝工具。荷蘭的 ASML 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機製造商。Metodiev 補充說,2023 年中國公司僅提供了該國使用的 17% 的測試工具和 10% 的組裝設備。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