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經濟「大風吹」吹到誰?CRIF警告: 未來3年全球企業信評將下調 台灣也難逃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2025-02-11 20:13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_next/image?url=https%3A%2F%2Fcimg.cnyes.cool%2Fprod%2Fnews%2F5859236%2Fl%2F53dbfc309cbe13ef31810373800bec5a.jpg&w=3840&q=75)
中華徵信所 (CRIF) 於今 (11) 日警告,總統川普上任後在很短的時間中已充分展現他在美國政策上的堅強意志, 不容置喙,簡單的說「川普政策 = 美國政策」, 任何阻擋的障礙都會被他排除。也因此今年全球經濟的艱險, 將會超過所有研究機構的預估。參考台灣企業在川普 1.0 經驗,CRIF 警示:當「川普式經濟」來襲,不確定經濟變數增加時候,企業的信用評級在未來 3 年,極可能有繼續下調的空間,台灣企業應該也不例外。
CRIF 表示, 在「川普式經濟」中,更不能忽視中國的反應。別忘了在春節期間中國送給美國的頭項大禮:DeepSeek 重創美國科技股的股票市值,這是中國在幾乎沒有成本的情況下,就贏得對川普的一次反撲勝利,其代表中國在美中交手之間所具有的話語權。全球必須要評估,即使對本身的出口帶來一些損害, 但北京對川普政府可能採取比外界想像中更為強硬的姿態,這將為全球貨品貿易帶來大的危害。
眼前出口企業的策略面臨「減中國」再加「美國 + 1」的抉擇! 減中國也許不難,但是「美國 + 1」的「1」除墨西哥外, 外資聚集的包括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在内的部份新南向國家也都必然會被加徵關稅, 對正在執行短鏈的製造企業, 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要重新選擇「+1」的製造代工基地, 新的布局將耗費至少 3~5 年的時間, 且可選擇的地區有限, 將對布局的成本付出極高的代價。平均而言, 一個供應鏈基地的移轉, 形同要設一個營運總部, 最多將增加 060% 的成本, 此舉若使製造業長遠策略選擇陷入長考, 也將影響對出貨量的保守評估。
CRIF 也警告, 全球經濟面臨重大轉變, 同時也為商業徵信產業帶來重大挑戰。因為企業徵信的國際因素條件越來越重要, 但是經濟的不確定性變數過高, 造成「企業現況的重要性轉變為未來預測更重要」。糟糕的是「現況的穩定性不以足以作為預測未來的基礎」, 因為川普一紙行政命令, 就可能造成一個產業供給的動盪。
以台灣為例。由 2018 年美中貿易戰以來, 企業在貿易信用評級的衝擊中, 評級 A 級的企業比重由 2018 年 0.09%, 下降至 2024 年的 0.05%; 評級 B + 的比重由 4.64% 下降至 4.23%; 評級 B 的比重由 67.07% 下降至 66.51%; 但評級 B - 的比重卻由 28.03% 反向上升到 29.12%: 也就是說,過去 6 年台灣企業的貿易信用評級有明顯向 B - 靠近的趨勢, 這是一個企業評級的警訊。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公發企業的信用評級中, B + 評級企業的比重由 21.25% 下降至 16.94%, 大減 4.31 個百分點, 相反的公發企業 B 評級企業的比重, 卻由 2018 年 B967.32% 上升至 72.4%, 大幅增加 5.08 個百分點,將令人對公發公司的信用評級感到擔憂。
另外,非公發企業 B - 評級企業的比重由 31.83% 上升到 33.14%, 更必須要謹慎面對。因為當「川普式經濟」來襲,不確定經濟變數增加時候, 企業的信用評級在未來 3 年, 極可能有繼續下調的空間, 值得所有徵信機構及授信單位的關注及因應。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