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了
理財周刊 2024-10-25 07:17
文.洪寶山
10 月 11 日剛過重陽節,日本是全球老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九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敬老節、國定假日,不知道重陽節會不會有那麼一天也成為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因為台灣從 2025 年起也進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 20%。
國發會每兩年依據最新戶籍人口資料,更新不同生育情境下,推估台灣未來約 50 年人口結構的可能發展。10 月 17 日國發會發布 2024-2070 年人口推估結果,根據最新推估,假設未來每位婦女一生僅生育一名子女之中推估下,預估未來台灣總人口將由 2024 年的 2340 萬人,減少至 2070 年的 1497 萬人,減少 844 萬人。
「生小孩」比圍台軍演可怕?
乍看這個數字有點被嚇到,原來台灣人最怕的事是「生小孩」,而不是中共圍台軍演,既然這樣其實兩岸也不用互嗆秀肌肉,只要再維持現狀五十年,台灣人自然死亡的人數比俄烏戰爭傷亡的還多很多。
其實也不單是台灣人不愛生小孩,只要是生活水平稍微好一點的國家或地區,都有少子、高齡化的趨勢,例如日本、德國、法國,南韓、加拿大、英國、美國、澳洲、中國、新加坡。特別是高學歷、高收入的雙親更是明顯,為了探討個人生命存在的價值,或是追求高生活品質而只生一個,或不生。
把生小孩跟生活品質下降畫上等號,很悲哀吧!先看看在台灣培養小孩要花多少錢,幾年前媒體有篇文章提到:「生養一個小孩到大學最少要花 203 萬,而且這是在親人幫忙坐月子、自己帶小孩、小孩不補習,並一路都讀公立學校,這種極簡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當然,經過三年疫情推升通貨膨脹,窮養模式的低標也提高了,所以從民國 112 年下學期開始政府補貼私立大專院校一年三萬元學費,減輕家長負擔。
不過,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愛念書、會念書,在正常養育模式下少不了小時候請保母,大一點上補習加才藝班,甚至留洋念碩士,十七至十九年期間花個 500-700 萬元應該跑不掉,這金額擺在疫情前,可以當作買三房的頭期款,不過去年底到今年第二季的總統大選慶祝行情,500-700 萬元在雙北恐怕只能當小套房的頭期款。至於富養模式應該是千萬起跳,上不封頂,有句話形容得貼切:「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辦不到的。」
月薪低於 5 萬元只夠養資優生
理財專家建議教育支出通常控制在收入的 5-15% 之間,換言之正常養育模式的教育支出一年平均花費 30-37 萬元,換算成年收入相當於 60 萬元到 246 萬元,也就是說月薪低於五萬元的家庭就要保佑生個會念書的資優生了。
了解在台灣養個小孩的金錢成本之後,再來看看出社會工作能賺多少回來,就知道為什麼台灣人不願生小孩。根據主計處的薪情平台的統計資料顯示,有 60% 的受僱員工總薪資低於年薪 60 萬元,換言之,理論上在台灣只有 40% 的受僱員工具備生養小孩的財務能力,即 300 萬 8400 人 (以 2024 年 6 月底勞工退休金新制提繳人數為 752 萬 1 千人做計算基礎),事實上核心家庭戶數達 285 萬 7798 戶,跟理論值相差僅 15 萬 602 戶、5% 的誤差值。
月薪 9 萬 6 才有繳房貸能力
光是教育支出還不足以讓受僱員工不敢生育,最致命的一擊是長期房價受惠於抗通膨保值的功能,大漲小回,兩大支出壓得台灣受僱員工選擇躺平,過好自己的小確幸,因為薪水不漲。
理財專家建議房貸支出不超過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有小孩的家庭最低限度也要 25 坪的兩房屋型,以一坪 50 萬元計算,1250 萬元底線,在雙北只能買蛋白區,自備款 250 萬元,新青安房貸一千萬元、四十年、無寬限期,每個月本息平均攤還金額為 2 萬 8983 元,若依照理財專家建議的房貸不超過收入的三分之一,意思是月薪要達 9 萬 6610 元才具備繳房貸買房的能力。
只有三個行業具備買房條件
以主計處的資料顯示,按行業別區分受僱員工的每人每月薪資,只有三個行業具備買房的條件,分別是金融及保險業的 9 萬 8243 元,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緊追在後,達 9 萬 6596 元,第三高月薪是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達 8 萬 434 元。
雖然政府連續九年調高基本工資,但根據國泰金公布十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近 61% 民眾認為未來半年薪資不變,因為基本工資上漲僅影響一般上班族的月薪低於 27470 元,或者是工讀生、臨時工等時薪人員,對於需要負擔小孩教育與購房的受薪階層來說,基本工資上漲並不等於薪水上漲。
來源:《理財周刊》1261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