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美國太陽能廠建廠落後 但中資企業除外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2024-07-17 19:20
中國企業在美國建造太陽能製造廠的數量激增,使中國在這個新興產業占據主導地位;而其他美國工廠即使獲得聯邦補貼,仍難以參與競爭。
《路透》實地探查分析指出,明年中國企業將在美國本土擁有至少 20 吉瓦的太陽能板年產能,足以服務約半數的美國市場和研究人員。
分析指出,這些中國企業包括 7 家純中資公司: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隆基股份、昊能光電、潤陽新能源和博威爾特。
這些中資企業的美國太陽能電池板產量預計將快速增長,這對於拜登總統的氣候議程來說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結果。雖然他的政府熱衷於在清潔能源領域進行新投資,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但隨著經濟從石油和天然氣轉向再生能源,他的政府也迫切希望防止過度依賴地緣政治競爭對手中國。
與美國競爭對手相比,中資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對原料多晶矽和未成品太陽能組件的供應鏈提供大量補貼,以及低成本的政府融資。與非中國企業一樣,它們也收取美國對清潔能源製造的補貼;這些補貼來自拜登簽署的氣候法《2022 年通膨削減法案》。
太陽能產業研究公司 SPV Market Research 創辦人敏茲 (Paula Mints) 在談到新工廠時表示:「這裡有一堆光電板。很難想像任何人、尤其是新建製造商,都能像中國製造商一樣很快做到這一點。」
不過,她和另一位研究人員補充說,中國的投資將有助於美國太陽能製造業的成熟,同時創造就業機會。
美國能源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太陽能市場研究員費爾德曼表示:「中資企業在建造工廠和建立供應鏈方面擁有更多的經驗。」
德州、亞利桑納州、俄亥俄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等中國企業設廠的地方和州政府官員對這些投資表示歡迎。
相較之下,美國的非中國製造商很難與大量廉價進口產品競爭,並對中國的龐大影響力感到擔憂。根據《路透》去年報導,多達半數業者已宣布美國工廠可能不會建成。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