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謝金河:台灣正在AI的浪頭上

先探投資週刊 2024-06-20 14:52

【文/謝金河】

在 Nvidia、TSMC 領軍下,全世界AI浪潮持續奔馳,台股在十九日盤中創下二三二七五.三的歷史新高紀錄,這當中,領頭羊台積電漲到九八四元,市值跑到二五.三三兆,鴻海也越過郭董許諾的二○○元關卡,市值跑到二.八三兆元,市值第三的聯發科也跑到一四八五元,市值跑到二.三七六兆,第四名的廣達漲到三二○元,市值到一.二二九兆,第五名的富邦金也越過一兆關卡,中華電信跑到一二八元,市值到九九三○億元,距郭水義許諾的「市值不到一兆元,不領績效獎金」也近在咫尺,這是台股的大時代。

最近市場出現幾個大哉問,第一個問題是台股這樣一直漲,到底會漲到哪裡?投資人這樣問是因為過去台股每一次越過萬點,沒有一次不崩盤大跌,現在跑到超過二三○○○點,怎麼愈漲愈凶,大多數人無法理解,認為股市漲多一定會回檔,因此,告訴人家「居安思危」,一定是對的!但這句話用在前述那些大市值企業身上好像沒效。

資金大潮推升股市、房市

這個現象要先從市場資金面談起,先前我提到二○一九年之前,台灣的銀行存款每年平均增加一.五兆台幣,二○二○年以後平均每年增加三.四兆,最多的一年是二○二○年武漢封城,中國經濟急轉直下,那年台灣本國存款增加三.九兆,外幣存款增加○.九兆,銀行存款增加四.二兆,這個資金大潮在二○二○年顯現,台股在年中正式越過一二六八二,而且從此不回頭。

從那一年起,台積電也正式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大家如果有印象,武漢封城後,全球股市暴跌,台股加權指數跌到八五二三.六三,那時台積電跌到二三五.五元,鴻海跌到六五.七元,聯發科跌到二七三元,現在回頭看,這是千載難逢的最後買點,但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這一次台股大行情,背後最大的憑藉是資金的威力,過去台灣人賺到錢,會優先把錢匯去中國買房子,或是投資深滬港股票,企業則在中國投資蓋廠,到了二○一七年川普祭出貿易戰,美中角力愈演愈烈,此時台灣的資金進入中國減緩,到了疫情爆發,台灣的錢不但不再去中國,而且還賣力把中國的錢匯回台灣,這從銀行存款的淨增加就可看出端倪,這些年中國的房地產持續下跌,股市欲振乏力,台灣卻因為資金效應蒸蒸日上,如果從二○二○年起統計,台灣銀行存款從二○二○年至今大約十兆台幣,這個資金大潮成了房市、股市的最大推手。

兩岸經濟從九○年代開始呈現人流、金流對流的狀態,一九九○年前後,台股漲到一二六八二,此時正好碰上中國改革開放、全世界投資中國的浪潮,台灣的資金大舉西進,人跑了,錢也跑了,台股在一九九○年從一二六八二直接跌到二四八五.八五,九○年是台股的黃金歲月,號稱台灣錢淹腳目,但中國崛起,台灣的人、錢相繼被中國吸走,台灣進入辛苦的調整,這個周期將近三十年,一直到二○一七年慢慢出現轉機。

AI帶來了台股盛世

回頭看,阿扁總統執政八年,他交棒給馬英九總統的時候是九三○九.九五,馬英九時代號稱兩岸關係空前最好,但八年執政後,交給小英總統的股市是八一三一.二六,八年治理,台股反而少了一二○○點,馬總統最喜歡說,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他執政八年,兩岸關係最好,但台灣經濟就像浴缸的水不停地流出去,股市當然欲振乏力。

記得二○一五年紫光集團趙偉國來台灣,他口出狂語要併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矽品,那年台灣記憶體產業出現破產倒閉潮,力晶下市,茂德破產,華亞科賣給美光,南亞科股價跌到一.二元,旺宏剩下二.一一元,台積電那時跌到一一二.五元,而那年兩岸關係非常美好,一五年陸客來台人數四一八萬人次歷史新高,但台股那年跌到七二○三,這是台股的一段慘痛記憶,也否定了馬英九總統一貫堅持的理論: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不會好!(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0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