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美元緩緩退出國際儲備體系主導地位 讓位澳、加、韓等非傳統儲備貨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4-06-15 10:00
國際貨幣基金 (IMF) 經濟學家 Serkan Arslanalp、Barry Eichengreen 和 Chima Simpson-Bell 合力撰文指出,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美元持續讓位給非傳統貨幣,但仍是最重要的儲備貨幣。
由於美國經濟表現強勁、貨幣政策收緊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美元匯率有所升值;在這一背景下,美元的主導地位——即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巨大作用——近期再次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同時,全球經濟割裂,加上全球經濟金融活動可能重組為各自獨立、互不重疊的集團,可能會鼓勵一些國家使用並持有其他的國際和儲備貨幣。
IMF 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資料庫(COFER)最新數據顯示 ,美元在中央銀行和政府外匯儲備配置中的比例正在逐漸下降。引人注目的是,在過去二十年美元作用減弱的同時,「四大」貨幣中的其他三者——歐元、日圓和英鎊——的比例卻沒有相應地上升。相反,與之相伴是所謂的「非傳統儲備貨幣」比例的上升,包括澳幣、加幣、人民幣、韓元、新加坡元和北歐貨幣。IMF 經濟學家曾指出此一趨勢,而最新數據顯示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資金從美元轉移至上述較小經濟體的貨幣,原因可能包括:這些貨幣既回報較高、波動性相對較低,這對央行的儲備經理愈來愈有吸引力;新的金融科技,如自動做市商和自動流動性管理系統,令較小經濟體的貨幣交易更便宜和容易;這些非傳統儲備貨幣是由擁有開放資本帳戶和健全穩定政策紀錄的國家發行的,該些儲備貨幣發行國有透明和可預測的政策。顯而易見,央行們更喜歡以良好治理、經濟穩定和健全財政著稱的國家的貨幣。
這些非傳統儲備貨幣對儲備管理機構具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提供了分散投資的機會和相對有吸引力的收益率;並且,隨著新的數位金融技術(如自動化做市和自動化流動性管理系統)的發展,這些貨幣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交易和持有。
考慮到強勢的美元——其表明私人投資者已轉向美元計價資產——上述近期趨勢更是引人注目。從相對價格的變化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同時,這現象也凸顯一點:匯率波動可以對央行儲備投資組合的幣種組成產生獨立的影響。不同政府證券相對價值的變化(這體現在其利率的變化上)也會產生影響,儘管這種影響往往較小,因為主要貨幣的債券收益率在總體上具有一致的走勢。無論如何,這些估值效應都強化了上述整體趨勢。但從更長期來看,美元幣值仍基本保持不變,而其在全球儲備中的比例則下降了,這表明各國央行確實在逐步減持美元。
IMF 經濟學家也發現,過去實施的金融制裁促使央行將其儲備投資組合從貨幣小幅轉向黃金——貨幣面臨被凍結和重新部署的風險,而黃金則可在國內儲存從而免受制裁風險。
該研究還表明,各國央行的黃金需求對全球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做出了正向的回應。這些因素可能是一些新興市場央行進一步累積黃金的原因。但在過度解讀這一趨勢之前,重要的是應記住:黃金在儲備中的比例仍處於歷史低點。
總之,國際貨幣和儲備體係正在持續改變。IMF 先前強調的模式——即美元十分緩慢地退出主導地位,以及在新的數位交易技術的支持下,管理良好的小型開放經濟體的非傳統貨幣作用的不斷上升——仍在延續。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