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智能手機“冷戰”打響:亞洲對抗美國專利巨頭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彭博社今天撰文稱,隨智能手機市場越做越大,中國和韓國的監管者也開始調整各自的專利規定,希望以此促進本土企業的發展,但卻有可能在智能手機行業掀起一場“冷戰”。

以下為文章全文:


智能手機大戰剛剛開闢了一條新的戰線,但這一次,參與對抗的不再是企業,而是國家。

韓國和中國都在部署反壟斷措施,可能要求蘋果和高通等公司通過更加簡便的手段,以更低的價格向競爭對手授權自己的專利,這有望幫助亞洲企業對抗外國競爭對手。巴西和印度都在考慮類似的措施。

對專利效力的壓制可能改變全球手機行業的格局。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測算,去年全球手機行業營收達到4120億美元。這些新規可能削弱蘋果、微軟和高通在中國的競爭力。而世界其他國家也有望紛紛效仿這個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市場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微軟和高通每年申請的專利數几乎都在美國位居前15位。

“我們會回到‘冷戰’時期,多米諾理論將會重現。”華盛頓律師事務所Morrison & Foerster反壟斷律師布拉德利·呂(Bradley Lui),“中國政府認為專利可能對中國企業造成影響,其中也包括國有企業。這或許會促使他們加大監管力度。”

亞洲監管者都受到了智能手機大戰的刺激——為了爭奪數十億美元的巨額利潤,科技巨頭在4個大洲展開了為期4年多的對抗。韓國和中國等國家的政府一直都在密切關注各自的專利政策,美國針對專利究竟是促進創新還是阻礙創新展開的辯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

“美國的爭論原本只是針對我們自己,但其他國家的政府也關注到此事。”高通國際政府事務顧問肖恩·墨菲(Sean Murphy),“這也為他們採取行動提供了一些正當理由。”

改善一致性

韓國對專利的限制已於去年12月正式生效。該國的電子巨頭三星多年來一直因為抄襲iPhone的“外觀和感覺”而深受訴訟困擾。中國的新規有望於8月1日生效。巴西和印度剛剛開始籌劃相關政策。

美國貿易官員拒對此置評。

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表示,該國的政策已在改善反壟斷執法的一致性,封殺專利授權公司——業界同行將這類企業稱作“專利流氓”,他們會針對一些改進型功能索取巨額專利費。

該機構12月24日表示:“本土企業有望免受專利濫用行為的影響,因為新規將對跨國企業濫用專利主導地位的行為展開有效監管。”

與韓國的新規一樣,中國的新規也包含兩個主要方面。首先是包含行業標準的科技專利價值,例如Wi-Fi。其次,倘若某些獨特功能已經“必不可少”(例如蘋果的滑動解鎖功能和微軟的日曆同步功能),便會強制要求專利持有者向其他企業授權這些專利。

系統工作

有些公司還是希望通過訴訟方式解決問題。他們認為,沒有證據表明專利遭到濫用,因此沒有必要進行監管。

愛立信首席智慧財產權官卡西姆·阿爾法拉西(Kasim Alfalahi):“當前的這套體系已經運行了很多年,效果很好。它重視各種貢獻,而且達成了全球共識,覆蓋了全球各地出售的各種品。這些品都使用了愛立信這樣的公司申請的專利。”

微軟、蘋果和英特爾都支持對標準要素專利制定的規定,因為這可以幫助他們為基礎技術支付更少的費用。

提高費率

但對於一些獨特的功能,各方卻有不同看法。很多企業會對這些功能收取高額專利費,甚至根本不對外授權。蘋果曾經在與三星的專利糾紛中表示,企業自己想出了某個想法,而且並沒有相應的行業標準,企業就有權自行決定如何使用這些專利技術。

美國法官認為,蘋果不能強迫三星移除手機中的相關功能,但可以索取額外賠償。在中國和韓國,政府可能會強迫蘋果向所有手機廠商授權相關技術。

“如果有人開發了一款品,而這款品得到了廣泛普及,那就完全有理由,‘我們開發了那款品,那是我們的創新,我們應該有權控制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布拉德利·呂,“多數美國人都持這種觀點。”

微妙平衡

反壟斷律師認為,中國和韓國政府其實只是將歐美100多年判例寫成了法律條文,而且具體情況要看政府如何實施相關規定。

“他們是這個領域的新手,他們很重視此事。”華盛頓律師事務所Covington & Burling合伙人吉姆·奧康內爾(Jim O"Connell),“如果管得太多,最終反而會傷及自身,因為這會降低創新動力。這是一種很微妙的平衡。中國政府也在全力應對此事。”

在美國和歐洲,監管者也表示“他們不會協調商業糾紛,只是為了確保競爭。”布拉德利·呂,“韓國和中國政府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經濟利益而有不同的看法。”

蘋果、思科、英特爾、微軟、中興、LG和三星高管均拒對亞洲的政策調整發表評論。

高通和微軟

高通去年有63%的利潤來自專利,該公司已經因為其專利授權行為在三個大洲遭到調查。高通今年2月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為中國企業提供專利費折扣,並繳納了9.75億美元款。

除了韓國以外,微軟對諾基亞手機業務的收購也已經得到了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批准,原因是韓國希望該公司能對部分諾基亞專利做出讓步。不過,諾基亞已經在該國沒有任何銷量,所以微軟最終放棄了韓國的所有資,從而完成了對諾基亞的收購。

在中國,微軟必須降低對谷歌Android系統收取的專利費,中興等中國企業生的多數手機都採用這款系統。

“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布拉德利·呂,“大家都會密切關注監管者的具體做法。所有人都會關注此事。”(書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