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 馬太效應失靈 電商重回戰國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3-11-30 14:00
作為中國「貓狗拼」最後一個公布財報的電商巨頭,拼多多 (PDD-US) 以一份營收淨利激增的成績,活成了其他電商大咖最想要的樣子。
拼多多的財報出爐後,夜間的美股市場上,阿里巴巴 (BABA-US) 和拼多多的市值一度只差 80 億美元,而雙方創立的時間相差近二十年。
天亮後,一位阿里內部員工在內網感慨:「此刻難眠,那個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就快成為老大哥了。」
時代是一浪推一浪
阿里員工的失落引發了創辦人馬雲親自下場討論,上次馬老師發言是在 2021 年。
馬雲大方祝福對手:「要祝賀 pdd 過去幾年的決策,執行和努力。誰都牛 x 過,但能為了明天後天牛而改革的人,並且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的組織才令人尊重。」
有人翻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多年前的新聞,被問及「未來的夢想是什麼」時,那時剛創業不久的黃崢這樣說:
「今天阿里成功的形式未必是明天成功的形式,老一輩總是要老的。」
「時代是一浪推一浪的。」
在那時的語境裡,拼多多作為一個立於草莽、做著「五環外生意」的新手,當說出「能夠做出一個不一樣的阿里」的夢想時,彼時的阿里,在「逍遙子」張勇帶領下,正乘著消費升級的東風,大講如何刺激消費與規模擴張的故事。
當時沒人能料到,幾年後的今天,雙方差距正在縮小,比如這個「雙 11」,所有電商巨頭都開始踏入與拼多多類似的路徑,學著躬身講低價的故事。
一場各守邊界的戰爭
微信公眾號「財經無忌」指出,阿里的失落與拼多多的崛起,放在一個更大的時代背景下,是過去電商巨擘引以為傲的「無限遊戲」,已變成了一場各守邊界的戰爭。
電商的基本框架是「人、貨、場」,消費者在意無非的是「多、快、好、省」,過去電商巨頭從各個角度刺刀見紅,互相侵入對方擅長的領域,到頭來卻發現,用戶心智才是最大的籌碼。
因此,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無論是低價戰,還是內容戰,抑或技術戰,本質上都是用戶心智戰。電商做的就是連接「人和商品」的事。在消費升級時,天貓的品牌和貨盤,京東的服務,都是更好連接「人和商品」的手段。
而拼多多的「低價」,在對的時代裡做了對的事,並且更深入將低價做廣,短時間內沉澱的用戶心智,至少是其他電商大咖難以撼動。
意識到這一點後,儘管電商巨擘看似依舊在搶低價、爭內容,但具體執行上,其實是退守到各自的邊界,做更擅長的事:比如淘天近期講回歸,用 AI 驅動講好用戶體驗和商家服務的故事,還強調店鋪資產的重要性。京東在今年「雙 11」之所以格外強調「採銷」,本質上是強化京東供應鏈的心智。
除此以外,他們都在找各自的增量。拼多多的新戰場是海外。Temu 學著 SHEIN 的打法和因地制宜地複製「砍一刀」的模式,加上踩中了美國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影響,將「極致低價」的路子走到通。
對阿里而言,過去一年多以來,從分拆到暫緩計畫,再到今年執行長吳泳銘提出的「技術驅動的網路平台業務、AI 驅動的科技業務、全球化的商業網絡」三大方向,阿里一直都在消化此前高投入帶來的影響,新任管理層在尋求多元化業務之際,也在尋找新的平衡點。
「財經無忌」指出,某種意義上,網路時代曾經被封為第一定律的「馬太效應」正在失效,重量級玩家很難再贏者通吃了。無論是阿里還是拼多多,京東,或者希音,甚至唯品會,都能在自己的邊界內實現極致效率——這是「捲」的另一種形式。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