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工業技術與資訊〉碳中和時代 救地球是一門好生意!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3-07-29 09:1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勤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來助。

口述/勤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來助 整理/陳怡如

1963 年生的陳來助,有段戲劇化的轉折人生。他從科技業入行,接任友達總經理時才 44 歲,被媒體喻為面板業最年輕的總經理。後來他跨界到微熱山丘擔任執行長,媒體又稱他為從面板到麵粉。52 歲他決定創業,瞄準未來的碳中和時代,打造新商模和產業鏈創新。在這位資深老將眼中,未來產業該把握哪些良機?


我今年剛好 60 歲,回顧人生,大概分成 3 個階段,第一段人生是在科技業從 1 到 N 的歷練。我一畢業就到工研院服國防役,從 1992 年到 1998 年,我常說人生第一份工作是輕如羽毛,重如泰山,因為第一份工作會為你打下非常深的基礎。

我當時投入的次微米計畫,是臺灣第一座 8 吋晶圓廠,後來衍生出世界先進。當時我 20 多歲,非常幸運參與這歷史性的一刻,在工研院拿到很多專利和傑出研究獎,成了非常好的訓練。

對我來說,在工研院那幾年,讓我學到視野、格局、翻轉和善良。工研院做的東西是視野,我們都不是看小公司,而是看一個產業,這個產業就是格局,當時一直想怎麼翻轉產業,工研院的夥伴也很善良、單純,就是希望把這件事做好。

跨界學習 從面板到麵粉

國防役結束後,我進入顯示器產業,從 1999 年到 2010 年將近 10 年的時間,那是一個人生很大的改變,我開始學習「跨行」。2000 年我成為友達新竹廠區總廠長,負責管理工廠、參與兩次併購(M&A)、也帶業務部門(BU),大概 18 個月輪調一次,以前在工研院學到用不同角度看事情,後來在產業界透過輪調建立視野。

2005 年到 2010 年,我負責友達全球營運總部,到各國蓋廠,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歷練。2007 年我擔任友達總經理,2010 年友達面臨最大的挑戰,因為反托拉斯被起訴,我去美國出庭,被限制出境,兩年多沒法管理公司,於是我辭掉 CEO,一切歸零。我開始慢慢體會,歸零比跨界還難。

打完官司回來後我又開始跨界,開始第二段人生。我當時在想如果不去科技業,我要去哪裡?我在工研院學到研發,在產業界學到營運,過去只要做的好就賣的出去,現在是做的好還要會行銷,所以我決定從面板跳到麵粉,接下微熱山丘執行長,因為我想學「品牌行銷」。

鳳梨酥是臺灣的金磚傳奇,它和面板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我們現在吃的鳳梨酥,配方完全沒有改過,但卻可以越賣越好,因為它賣的是品牌。最巔峰的時候,微熱山丘還去日本表參道開旗艦店,從一塊鳳梨酥走向全世界,這就是品牌。

過去科技業都是越來越便宜,從 100 塊做到 1 塊,但微熱山丘是從 1 塊做到 100 塊,創造 100 倍的價值,我們重新定義方程式,從契作種植、深度加工、產品創新到品牌行銷,每一層都去提升它的價值。

中年創業  做一個信念堅強的唐三藏

2015 年我決定創業,進入第三段人生。在企業中,你是扮演《西遊記》哪一個角色?其實《西遊記》就是一本創業小說,有沙悟淨、豬八戒、孫悟空和唐三藏 4 種角色,在創業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孫悟空,我可以去歐洲蓋廠、談併購合資、管理營運,無所不能。

但創業是需要從武功高強到信念堅強,創業家就是唐三藏,他只會一件事,就是到西天取經,你的信念要堅強,你要面對妖魔鬼怪,你要讓孫悟空信服,你要聚集團隊跟你一起到西天取經。

後來我成立「天來創新集團」,提煉過去在產業學到的經驗,將核心極大化,非核心外包化,外包雲端化,雲端 AI 化。創業要打群架,天來集團有幾家小公司,這些公司加起來就是新的商業模式:節能、減碳、救地球。

典範移轉 碳足跡成第三商業維度

因為碳中和,讓節能減碳變成新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典範移轉。很多人說因為碳中和要課碳稅,所以企業要趕快應變,其實不是,是因為它會造成典範移轉,如果這個時間點要創業,到 2050 年前都很熱門的題目,大概都跟碳中和有關。

從 2021 年,COP26 開始敲起警鐘,全世界所有科學家、政治家、產業家都有共識,我們離氣候變遷的災難,只剩下最後的 10 年。以前說節能減碳「愛」地球已經不夠,現在要節能減碳「救」地球,碳中和是未來 30 年最夯的產業,未來你的公司一定是節能減碳救地球的公司。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所有商業行為不外乎「規格」和「價格」這兩個維度,賣鳳梨酥是規格高、價格高;賣小吃是規格低、價格低,我們在這兩軸裡定義各種產業。但 2023 年,人類商業文明首次多了第三個維度,叫做「碳足跡」,因為二氧化碳開始要收費,這將改變商業模式,你的產業要從這 3 個維度來定位,如果你的規格高、價格高、二氧化碳也高,公司可能會很危險。

碳中和時代有 2 個驅動力,一個是法規驅動,像是歐盟 CBAM、禁售燃油車、淨零排放等;另一個是品牌驅動,像蘋果的供應鏈 2030 年要達到碳中和,帶動供應鏈轉型。

企業現在一定要做「10 年願景」的規劃,當今,所有產業都在高速競爭,每天就像在作戰,面對這樣的新情境,引用《孫子兵法》說的「道天地將法」來思考,「道」是願景,「天」是總經,「地」是個經,「將」是組織,「法」是流程,無論創業、轉型、接班,都要把道天地將法這個循環盤過一次,因為未來的產業環境,是全球在地化、數位化和零碳化,這是 10 年願景的挑戰。

產業再定義 零碳商機大

零碳轉型,產業需要再創新,不只倡議,還要落地,天來集團每個公司,都對應不同的全新商模。像是舞雲智網,把碳盤查和碳中和定義成服務,也就是「CarbonasaService」,中小企業常常不知從何開始,此時就需要一個整合式的服務。這一年來,舞雲取得超過 40 張 ISO 證書,服務 11 個產業,輔導了 3,000 多個小時。

在碳中和時代,也會把所有產業重新再定義,第一個就是塑膠產業。塑膠占全球碳排放量 6%,全世界的法規都開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2030 年要達到零塑膠廢棄物,這是大商機。世界自然基金會說,世界已經準備好改變人與塑膠的關系,開始進入塑膠 3.0 時代,也就是從石油基變成從植物基循環,原料不再是提煉,而是從循環或是大自然種植而來。

另一個再定義的產業是建築。2030 年,歐洲所有新建築都是零碳建築,到 2050 年,更有超過 85% 的建築是零碳建築。零碳建築對建築業的改變是,建築要能發電,建築變成能源業。像特斯拉推出光儲融合,屋頂裝設太陽能板,搭配儲能設備和能源管理,建築變成一個獨立的自供電系統。未來建築的新標配是儲能櫃、儲能牆,以後整棟建築就是電網。

整合各方夥伴 產業鏈再創新

當建築要零碳,需要新技術,也就是「鈣鈦礦太陽能」,被稱為第三代太陽能,這又是一個創業的好題目。我們有 3 家公司都瞄準鈣鈦礦,「勤友光電」做設備,「臺灣鈣鈦礦科技」是製程整合,「奈赫先進應材」則做材料。

臺灣一直沒有發展高階設備,但設備對產業越來越重要,從中美貿易戰發現,如果人家不給你設備,就把你掐住,這個產業就不見了,所以設備就是「屠龍刀」。去年我接任勤友光電的董事長,積極發展未來新能源需要的國產化設備,2021 年 6 月,勤友光電做出全世界第一片最大面積的鈣鈦礦,成為鈣鈦礦產業的重要里程碑,代表進入量產階段。

產業要再創新,不只是 follow 別人,還要能夠制定規格。我在 2021 年成立臺灣鈣鈦礦科技發展製程,隔年 7 月,臺灣第一片自主量產設備製造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誕生,對臺灣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我們還推出臺灣首條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試產線「水星一號線」,這跟過去不一樣,我們不賣產品,而是賣一條產線。這一次我們想的是怎麼打群架,把臺灣材料、設備、製程的供應鏈整合起來,大概 85% 臺灣可以自製化,用產業鏈的角度來創業。

這是全世界的能源革命,不是彎道超車,而是要換道超車,所以我們也推動「臺灣鈣鈦礦研發及產業聯盟,TPRIA」,用產業鏈在創新。我認為這是臺灣邁向 2050 的好機會,因為我們從產業鏈開始,不是某個產品,也不是某間公司。救地球是一門好生意,如果你現在要創業,就要思考如何和救地球連結,創造出一個完全嶄新的價值鏈。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75 期 2022 年 7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