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布首份「中國戰略」計劃調整出口管制商品清單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3-07-14 04:50
德國蕭茲政府週四 (13 日) 公布首份「中國戰略」,有意調整其出口管制商品清單,以反映新出現的安全風險,但對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的政策尚未有明確建樹。
中國崛起正在改變印太地區的力量平衡,加上更廣泛的供應鏈可能中斷的擔憂,促使西方諸國更廣泛地推動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即所謂的「去風險、避脫鉤」政策。
儘管德國有時被視為西方與中國接觸的薄弱環節,因為它與亞洲崛起的超級大國有著密切的商業關係,德國在 2016 年成為中國最大的單一貿易夥伴。德國企業和行業協會成員曾警告,切勿過於倉促地撤出中國。
德國總理蕭茲 (Olaf Scholz) 近期表示,與中國打交道方式需改變。,而德國正準備在包括貿易和技術在內的關鍵領域實施更加強硬的對華政策。
經過三方聯盟政府內部數月的爭論後,德國這份長達 64 頁的中國戰略文件於週四獲內閣批准。
報告指出,中國仍然是應對氣候變化和流行病等全球挑戰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中國在試圖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方面越來越自信,這將對全球安全產生影響。
報告提到,德國將繼續加強其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和與夥伴的合作,並警示台海現狀只能透過和平和雙方同意的方式改變。 德國將會擴大和台灣的密切關係,同時遵守「一個中國」政策。
德國外交部長 Annalena Baerbock 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能對圍繞台灣的緊張局勢漠不關心,這份文件敦促擴大與台灣的關係。 軍事升級也會給全世界數百萬人帶來危險,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
戰略內容提到,中國擴大與俄羅斯關係的決定也對德國的安全產生了直接影響。鑒於中國支持俄羅斯的說法,中國支持烏克蘭主權的立場缺乏可信度。
另外,該戰略表示,德國將在新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審查其出口管制清單,以確保德國商品不會鼓勵中國系統性地侵犯人權,或支持進一步的軍事重整。
分析人士表示,德國對中國的戰略都明顯強調與歐盟在中國問題上密切合作的必要性,它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即在多年來優先考慮雙邊經濟利益之後,德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然而,這份戰略文件的降低風險措施過於模糊。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汽車業龍頭 BMW、賓士、福斯 (VW) 均已紛紛擴大對中投資,盼打造獨立的在地供應鏈,保護運營不受地緣紛爭與貿易戰波及,目前,中國於 2016 年成為德國最大的單一貿易夥伴。目前進出口額接近 3000 億歐元,是福斯、巴斯夫 (BASF) 和 BMW 等德國頂級企業的核心市場。
該戰略敦促企業在決策時考慮地緣政治風險,以便在發生地緣政治危機時不必動用政府資金,將與特別受中國影響的公司就其風險分析進行保密會談。
德國正在評估投資擔保是否加劇對中國的過度依賴,並諮詢是否應該開發更多工具來幫助降低風險,但沒有提到可能採取的具體措施,如企業壓力測試。
美國國務院委託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 中國經濟專家 Noah Barkin 稱:「柏林在放聲說話,但手僅握著一根小棍子,蕭茲已經明確表示,他認為政府在降低風險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德國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 Juergen Matthes 說:「德國降低風險的概念仍然過於模糊。需要清楚地確定真正關鍵的依賴關係,德國政府應該定期監督在此基礎上的『去風險』是否真的有在推進。」
德國商業協會對政府期待已久的中國戰略表示歡迎,福斯中國區總裁 Ralf Brandstaetter 表示:「這既可以鞏固德國在中國強大的經濟地位,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又可以加強我們在其他地區的地位。」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週四表示,希望德國今後能夠理性、客觀。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競爭焦慮而強行「去風險」,只會適得其反,人為加劇風險。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