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蘋果分散供應鏈 短期內中國地位難撼動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22-12-12 08:00
儘管蘋果公司 (AAPL-US) 分散全球供應鏈,但分析師認為,中國仍然是蘋果最重要的製造基地,短期內中國依然具有顯著優勢。
研究機構 Canalys 分析師彭路平說:「供應鏈的轉移是一個需要長達十年才能完成的計畫,何況蘋果在中國仍然擁有巨大的市場,這是蘋果公司無法忽略的。」
過去十年來,蘋果之所以能一躍成為全球科技巨無霸,與中國供應鏈不無關係。中國已經成為大多數技術產品的生產國,並且是各種科技產品和服務的龐大消費市場,在很多美國科技公司占有可觀營收比率。
Tradingeconomic 的數據顯示,2022 年印度製造業勞工平均每天工資約 495 盧比(人民幣 41.9 元),而中國製造業工人為人民幣 288.1 元。此外,業界人士透露,代工廠在中國組裝 iPhone,需要支付的工資是印度的四倍多。
綜合勞動力成本和上述因素,業者將產線放在印度。似乎擁有更高性價比。不過,業界人士說,企業在印度興建生產線的「隱性成本」更高。
印度等東南亞國家面臨的最大障礙,是缺乏本地製造專業知識。研究機構 Omdia Display 分析師郭子驕認為,蘋果供應鏈轉移,主要指組裝廠遷移,而非零件供應鏈轉移。
「中國目前的供應鏈門類仍然最齊全,也是最高效的地區,但是我們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新問題,是未來富士康這類工廠的招工可能會出現一段困難期。」她說:「如果富士康已經在海外進行了布局,那麼明年第 3 季度推出的下一代 iPhone,在印度生產的比例可能就會進一步提升。」
郭子驕強調,零部件作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目前中國占蘋果零部件生產的比重仍然相當大,全球沒有地方可在短期內承接大規模轉移。「電子產品製造,不可能完全規避掉中國供應鏈,中國不但是最大的生產國,也是電子產品最大的消費國。」她表示。
未來是否蘋果會將組裝供應鏈設在東南亞,郭子驕並不認同。她說:「全球供應鏈的配置,最終還是由成本和市場來決定的。成本最重要的優勢來自於規模,其次由投資額以及材料成本決定,還取決於管理,在這幾方面東南亞目前來看都不占優。」
不僅如此,她認為,蘋果如果真的要將中國銷售的產品,交由中國生產的零件供應,反而會給中國核心零件廠商帶來巨大機遇。
「以面板供應為例,中國消費者喜歡 iPhone Pro,但是現在 iPhone Pro 的面板幾乎都是南韓的供應商。」郭子驕表示,「如果今後 iPhone Pro 要加大中國產螢幕的比例,那麼對於中國的面板廠商來說都是利多。」
她並表示,本地產品由本地供應鏈滿足的策略,意味著供應鏈從橫向分工轉為垂直流動,有助於中國供應鏈邁向高階。
郭子驕預估,京東方 (000725-CN) 今年大約供應蘋果約 13% 的 iPhone 螢幕,與日本的比率差不多,其餘由南韓供應商包辦(前段生產在南韓本土,後段模組生產在越南)。她預計明年日本的比重會大幅減少,很可能由中國供應商補齊。
她強調,分散供應鏈是合理做法,因此外界沒必要對蘋果供應鏈轉移有過多解讀。
- 利率避險神器!活用利率期貨交易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