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印尼擬創「鎳礦界的OPEC」 澳洲、加拿大不埋單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


印尼近期考慮為鎳在內的電池關鍵原料成立類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 的集團,但這個想法似乎沒有如願得到其他鎳礦大國的青睞。

印尼投資部長巴赫理 (Bahlil Lahadalia) 本周出席二十國集團 (G20) 峰會時,提出為電池金屬成立類似 OPEC 集團的想法,看好此舉幫助整合政府在電池金屬領域的相關政策,帶動下游產業發展。


據了解,印尼已針對這項提議與加拿大、澳洲進行討論,但沒能取得共識。

澳洲礦產委員會 (The Minerals Council of Australia) 執行長 Tania Constable 對各國齊力解決重要礦產供應問題的想法表示肯定,但也強調履行國際貿易義務的重要性,不會支持成立同業聯盟。

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印尼目前擁有全球約 20% 的鎳資源儲量,是全球最大鎳供應國,澳洲儲量水平雖然相當,但產出僅不到印尼的五分之一。

巴赫理的提議符合印尼總統佐科威 (Joko Widodo) 政府對電動車的發展戰略,即將印尼打造為金屬原料精煉以及全球電動車生產基地,隨著淨零碳排成為近年趨勢,印尼也希望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強化其在供應鏈的優勢地位。

除了澳洲以外,印尼同時和具有豐富鎳礦藏的加拿大洽談,但一位熟悉這項事宜的加拿大官員透露,加拿大不太可能簽署成立鎳礦聯盟的提議,且貿易部長伍鳳儀 (Mary Ng) 也反對這個想法。

從現實層面來看,全球各大鎳礦生產國在地理位置、政治上的差異都相當大,這提高了成立聯盟的困難度。繼印尼、澳洲之後,巴西是全球第三大鎳礦產國,緊接著分別是俄羅斯、菲律賓、中國和加拿大等。

此外,對仍處在起步階段的電池材料供應鏈來說,印尼的提議勢必也會增添更多複雜性。舉例來說,根據美國的《通膨削減法案》,美國汽車製造商必須將美國製的電池材料比例提高到一定水準,或是從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多數電池原料,才有資格取得抵稅優惠,但美國和印尼還沒簽署任何自貿協議。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