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攤維和預算 中國超日本排第2 日存在感下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年至2018年的聯合國經常預算和維和行動(PKO)預算的攤分比例談判迎來尾聲。據估算,中國在維和預算中的分攤比例將超過日本,上升至第2位。日媒擔憂,這會導致日本在聯合國的存在感下降,影響其進入常任理事國的目標。
據據聯合國會費委員會估算,2016年的維和預算分攤比例前3位是美國、中國和日本。美國佔28.57%,中國從此前的第6位(6.64%)躍至第2位,佔10.29%,而日本從10.83%下降至9.68%,從第2位跌至第3位。
香港《明報》報導,經常預算攤分比例是根據各國國民總收入(GNI)等經濟指標計算。發達國家所佔比例較重,發展中國家則相對較輕。維和預算攤分比例基於經常預算攤分比例確定。攤分比例是以各國支付能力為原則確定的,每3年調整一次。這比例以過去3-6年間各國GDP在全球所佔的比例作基準,此外還參考人均GDP、通貨膨脹率以及累計債務額等數據。中國1971年恢復聯合國席位,按照「中華民國」的水平支付4%會費,之後攤分比例先增後減,1995年降至最低點0.72%,此後一直增加,2000年後每次增加均在0.5%以上。
今年10月,聯合國預算委員會表示欲增加中國在2016至2018年的會費,但遭到中國反對。中國表示反對任何在聯合國經常預算比例方面把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區別對待的做法,也不會接受超出中國支付能力的計算方法。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王民10月8日在聯合國解釋時表示,中國經濟總量大,但人均水平低,屬於不折不扣的發展中國家。
中新網21日援引《環球時報》報導,在聯合國經常預算當中,日本的「存在感」也在下降,分攤比例自1983年以來首次跌破10%。據估算,美國以22%的分攤比例在經常預算中居首位,其次是佔9.68%的日本和佔7.92%的中國。日本在2013年至2015年的預算分攤比例為10.83%,而中國此前為5.15%。
《東京新聞》引述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吉川元偉表示,此次分攤比例下降將對日本外交產生影響,同時他還指出:「(各方)分攤的費用是支援組織運作的有如汽油之於發動機般的存在。(在分攤比例排名下降的情況下)仍不讓日本喪失存在感與發言權是我們的任務。」
共同主報導指出,2016年至2017年的預算規模約為55億美元。維和預算分攤比例基於經常預算分攤比例確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